2025/07/15 05:30

主管反壟斷業務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里韋拉(Teresa Ribera)指出,隨著打擊不公平競爭的努力升高,歐盟正對外企展開更多的補貼調查。(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主管反壟斷業務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里韋拉(Teresa Ribera)指出,隨著打擊不公平競爭的努力升高,歐盟正對外企展開更多的補貼調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對中國生產過剩恐危及歐洲產業的疑慮加劇,歐盟已數度引用外國補貼條例(FSR)對許多中企展開調查。
歐盟擴大外企補貼調查
報導指出,當被問及是否將依據該法規展開更多類似調查時,她回應「當然」。她說,預計那些外企投資興致勃勃的產業都將面臨審查,相關產業包括基礎工業、現代工業、化學、製藥、汽車與電池。
二○二三年甫生效的外國補貼條例,允許歐盟禁止接受外國政府補貼的企業參與公開採購、併購甚至是向此單一市場銷售產品和服務。歐盟已使用該規則,調查多家參與歐洲公開招標的中企,從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中國國有中車公司旗下企業,到太陽能電池板公司及其國營合作夥伴。歐盟也根據外國補貼條例,對一家中國安檢掃描儀製造商和一家中國風力發電機銷售公司啟動「職權」調查。
另,彭博報導,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昨宣布,對於原產地美國的高效能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必須取得許可,顯示馬來西亞將對
該敏感元件轉運中國等國家展開打擊。
大馬AI晶片出口須獲許可
該機構聲明,即日起個人與企業必須在出口或運輸該硬體至少三十天前通知吉隆坡當局;如果知道或有合理理由懷疑該物件將被濫用或用於受管制的活動,必須通報。新要求旨在「彌補監管漏洞」,馬來西亞聲明堅決反對任何個人或公司,試圖規避出口管制或從事非法貿易活動;同時也正就將AI晶片納入戰略貿易法所涵蓋的物品清單中展開進一步審查。
馬來西亞面臨華府要求遏制AI晶片經該國流入中國,自二○二二年已禁止先進AI晶片銷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