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7-11 05:06
《巴倫周刊》報導,輝達是當今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超級巨星,不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有望成為比輝達更大的 AI 晶片贏家。
台積電有望成為比輝達更大的AI晶片贏家
根據台積電週四 (10 日) 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第二季營收達新 9338 億
新台幣 (約 319.3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9240.5 億
新台幣,年增幅高達 39%,雖略低於第一季 42% 的年增,但仍展現強勁動能。
台積電並未揭露各產品線營收細節,預計將於 7 月 17 日的法說會中進一步說明。
不過報導指出,市場普遍認為,推升營收的主力來源正是來自 AI 晶片的訂單,尤其來自主要客戶輝達 (
NVDA-US) 的需求。輝達近期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市場焦點,其高效能運算需求亦同步帶動台積電產能滿載。
儘管台積電 ADR 週四小幅回落 0.90%,市場認為這可能與該股近三個月已累計大漲 53% 有關,投資人趁機獲利了結。輝達同期股價漲幅約 51%,兩者表現不相上下。
相較於輝達第一季 69% 的營收暴增,台積電第二季成長幅度略顯保守,不過在高階晶片製造領域,台積電依然占據無可動搖的領先地位。
業界普遍認為,未來數年內難有競爭對手能撼動其地位。英特爾(Intel)持續努力吸引 AI 業者採用其製造設施,但成效有限。
展望未來,台積電預估 2025 年 AI 相關晶片業務營收將翻倍成長,並預期未來五年將維持每年約 45% 的年複合成長率,顯示其在 AI 浪潮中的關鍵角色。
除了 AI,台積電也為蘋果 (
AAPL-US)、高通 (
QCOM-US)、AMD (
AMD-US) 等科技巨頭代工處理器,涵蓋手機、筆電與其他電子產品,展現其業務結構的多元性,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
半導體研究機構 Chips & Wafers 的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雖然 AI 仍是市場關注的核心,但傳統應用的復甦加上 AI 的長線成長,有望引爆另一波截然不同的半導體超級循環。」
然而,唯一的變數可能是川普的關稅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態將對進口晶片課徵新一輪關稅,尚未公布具體稅率與生效日期,引發市場關注。
雖然台積電已承諾對美投資高達 1650 億美元,是否能獲得關稅豁免仍待觀察。
根據美國現行規定,若進口產品中有至少 20% 的價值是在美國本土完成製造或加工 (如封裝、測試等),那麼關稅僅會針對其餘的「非美國部分」課徵,而非整體產品全額課稅,台積電未來可能因此受惠。
台積電 ADR (
TSM-US) 週四收低 0.90% 至每股 229.76 美元,換算價 1343.41 元,折溢價率達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