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歡
2025年4月7日 週一 上午8:01

政府穩定股市政策僅有短期止血效果,台股長期走勢仍取決於川普政策的轉向、產業基本面、國際資金動向及市場信心恢復等外部因素。(照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對台灣實施32%的對等關稅,作為其全面性關稅政策的一部分,這一震撼彈無疑對台灣經濟與股市帶來顯著衝擊。面對此一情勢,投資人該如何因應?法人認為應採取「汰弱留強、趨吉避凶」投資策略,並建議五大潛在投資方向。
台股面臨國際股市連動衝擊
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台灣,對全球160個國家課徵10%基礎關稅,並對貿易逆差國加徵更高關稅。以台灣為例,2024年對美貿易逆差達739億美元,因而被課以32%的關稅。雖然台股因清明節假期暫未立即反應,但近幾日全球股市已因關稅消息大幅下挫。例如,美國道瓊指數下跌逾5%,歐洲主要指數跌幅達4%,亞洲市場如日經指數與韓國KOSPI也同步重挫。預計2025年4月7日台股開盤將難以倖免,受到國際股市連動影響而低開。
為減緩衝擊,台灣金管會於4月6日晚間緊急推出「救市三箭」,包括放寬融資保證金差額、調整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及融券保證金成數,自4月7日起實施五日。此舉旨在壓制短線賣壓、緩解空頭力道並穩定市場信心。然而,宏遠投顧從歷史數據分析顯示,這類政策雖有短期止血效果,台股長期走勢仍取決於外部因素,如川普政策的轉向、產業基本面、國際資金動向及市場信心恢復。因此,投資人需謹慎評估後續發展。
投資策略:汰弱留強,趨吉避凶
面對川普關稅風暴,宏遠投顧表示,台股投資人若非完全避開股市,短期內可採取降低持股比重並汰弱留強的策略,聚焦基本面強勢、受關稅衝擊較小甚至可能受惠的產業與個股。以下為宏遠投顧建議的五大潛在投資方向:
一、對美出口比重低且與美企競爭的台廠
台灣隱形眼鏡產業因主要市場集中於日本、中國與歐洲,受美國關稅影響極小。例如,晶碩與望隼幾乎未銷往美國,視陽與精華光對美營收占比不到10%,衝擊有限。更重要的是,若其他國家消費者因反美情緒減少購買美國四大隱形眼鏡品牌,轉向當地通路品牌,而這些品牌多由台灣代工,可能使台灣隱形眼鏡廠成為最大受惠者。
二、代工非美企產品的台廠
部分台廠因代工非美企產品而具備優勢。例如,代工愛迪達、Puma及他國潮牌的廠商,若其客戶在非美市場競爭力提升,可能因消費者轉向非美品牌而受惠。此外,資訊產品大廠如宏碁、華碩、聯發科與瑞昱對美出口占比約三成以下,且出貨其他國家比重高。聯發科手機晶片主要銷往中國,若消費者減少購買美國品牌產品,轉向聯想等非美品牌,相關台廠與代工廠將相對抗跌。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因關稅導致代工成本上升,可能削弱其手機銷售競爭力,衝擊相關供應鏈。然而,若中國手機品牌趁勢崛起,聯發科及代工中國手機的台廠將間接受惠。
三、中概生成股、內需股與生技股
以中國與台灣為主要市場的中概生成股及內需股,因不依賴美國出口,受關稅影響甚微。尤其在中國經濟略有回溫之際,生活必需品相關內需股更具防禦性。全球經濟放緩下,消費者對奢侈品與旅遊需求減少,但對必需品需求穩定。此外,台灣生技股對美出口比重低,近兩年因AI科技股熱潮而被資金排擠,股價修正後本益比低、籌碼乾淨。在科技股下跌時,生技股往往具抗跌性,甚至有表現機會。
四、軍工股因國防支出增加受惠
川普關稅政策伴隨對盟國軍備投資的要求,台灣對美軍購增加將帶動軍工股成長。漢翔、駐龍、晟田、寶一與龍德造船等公司有望受惠,成為資金避風港。
五、防禦型股票與業績成長股
台股大跌時,電信股等防禦型股票常展現韌性。此外,少數業績大幅成長的個股可能逆勢上漲。以2022年為例,台股從1月至10月下跌6000點,初期普遍下跌,但後期生技股與軍工股因業績支撐而走強,表現優於電子股。
關稅豁免的潛在機會與不確定性
根據美國關稅法規(9903.01.34條文),若進口貨品中美國成分占海關估價20%以上,可獲關稅豁免。此條款若屬實,對高階電子產品影響深遠,因其核心晶片多由美國廠商供應,如智慧手機、伺服器與AI設備。若此豁免生效,美國科技大廠可規避關稅衝擊,無需大幅調整供應鏈,短期內有利科技股反彈,也將減輕對台灣科技股的壓力。然而,川普政府保留最終解釋權,且政策可能隨時調整,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危機中的轉機
川普對台灣課徵32%關稅無疑是台股的重大挑戰,但危機中也蘊藏轉機。投資人應在不利環境中尋找衝擊較小甚至受惠的標的,例如對美出口低、與美企競爭的台廠、代工非美企產品的企業、內需與生技股、軍工股及防禦型股票。同時,關注潛在關稅豁免的發展,以把握科技股反彈契機。面對川普政策的不可預測性,靈活調整持股結構、汰弱留強,將是台股投資人趨吉避凶的關鍵策略。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