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1-26 06:23
這就叫竹子定律。
這其中藏著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
這個定律最早是聽過馬雲的一個公開演講,而透過這個定律去聯想人生,你會發生,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
但漸漸的,人們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
這時,這個時候的放棄,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大多時候,人能獲得成功,關鍵在於毅力。
據說人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機會,都是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復一日的投入和堅持才能遇到這樣的機會。
所以說,如果有夢想就要先動起來,然後堅定不移的去執行下去。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
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
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人生需要儲備,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三厘米?
什麼叫價值?同是兩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槓。
晾衣槓不服氣的問笛子:「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憑什麼我天天日曬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卻價值千金呢?」
笛子回答說:「因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做。」
晾衣槓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經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責任,肩負起使命,人生才會有價值。
看見別人輝煌的時候,不要嫉妒,因為別人付出的比你多。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說起錢鍾書的滿腹經綸,人們往往歸功於他的天分高,記憶力強。
其實,錢鍾書學問博大精深,更多來自後天手不釋卷的苦功。
錢鍾書大學同窗許振德這樣描述: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互動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借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冊,且奔且馳。且閱畢一冊,必作札記……
代表他學術成就的《管錐編》,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進入清華後,目標是「橫掃清華圖書館」。
他的治學心得是: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一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
這就叫竹子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