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別輕忽!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是上年紀、老化才會得,醫籲及早就醫
閱讀,對身體好! 的故事
![](https://img-s-msn-com.akamaized.net/tenant/amp/entityid/BB1mz4uG.img?w=534&h=374&m=6)
膝蓋痛別輕忽!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是上年紀、老化才會得,醫籲及早就醫©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編按:多數人以為膝蓋痛是老化造成膝關節「退化」。事實上,膝關節「退化」與年齡並無直接關係,任何破壞軟骨的因素,日積月累,當然會呈現隨著年齡逐漸嚴重的現象,並非軟骨組織或是膝關節自然「老化」、「退化」。骨科博士呂紹睿呼籲,民眾有膝痛問題千萬別因自認為年輕而輕忽,應把握治癒機會,積極就醫治療。
你有聽過膝關節發出清脆的彈撥聲或摩擦聲嗎?這可能是一種好發於中老年人的疾病「退化性膝關節炎」所引起的。被封為「全台最難掛號」的名醫呂紹睿指出,這個疾病的學名其實是「骨性膝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而「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從 Degenerative Knee Arthritis 直譯而來,也因此誤導大眾,以為是老化造成膝關節「退化」。實際上,只要像保養牙齒一樣妥善護理並正確使用,我們的膝關節可以長久保持健康,到老都不會退化。
膝痛非退化所致,中老年警覺及早對症治療
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出現膝蓋深層的抽痛或割裂痛、彎曲膝蓋或久坐後起身時聽到關節聲響、膝關節突然無力或被鎖住等症狀,甚至逐漸變形、喪失功能,就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診治。
根據本研究團隊的深入探討,所謂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實際上並非「退化」造成。因此,
本文在提及「退化性」膝關節炎時,會特意用引號標示「退化性」一詞,旨在提醒讀者這一廣泛存在的誤解。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人體的自然「退化」過程?!
如前所述,由於國內長期將骨性膝關節炎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人們容易將病因歸咎於「退化」或「老化」。關於「骨性膝關節炎」的成因,僅約10%是已知的,被歸類為「續發性」,例如:外傷導致膝關節內部結構(包括骨頭、軟骨、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受損、下肢骨折後癒合不當、各種關節炎(如類風濕、痛風、細菌感染)造成軟骨損壞。其他高達90%的病例原因不明,被歸類為「原發性」,只因流行病學統計發現與年齡相關,就被視為是自然老化現象。
膝關節「退化」跟年齡無關,破壞軟骨日積月累才是真凶
自然老化的說法,反證很多。例如:並非每位老年人都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同一個人的不同關節「退化」程度亦不盡相同,如肩關節與踝關節通常較少出現「退化」現象;甚至在同一個膝關節內,不同部位的「退化」程度也有所差異(下圖)!
![](https://img-s-msn-com.akamaized.net/tenant/amp/entityid/BB1mz72W.img?w=534&h=374&m=6)
▲在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時觀察到,相同年齡,右側軟骨已經「退化」,而左側軟骨卻保持完好無損。時報出版提供©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在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時觀察到,相同年齡,右側軟骨已經「退化」,而左側軟骨卻保持完好無損。時報出版提供
這些事實使人質疑將其單純歸咎於自然老化的說法。因此,
膝關節「退化」與年齡並無直接關係,任何破壞軟骨的因素,日積月累,當然會呈現隨著年齡逐漸嚴重的現象,並非軟骨組織或是膝關節自然「老化」、「退化」。
年輕人不會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
任何疾病的形成都經過四個階段:醞釀期、臨床前期、臨床期、殘障期。對於因膝痛看診的病患,臨床醫師一般慣用X光片做診斷,然而X光片只是一種間接的診斷方式,無法直接看到早期的軟骨變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無直接關係,年輕人不當使用也會中標
40歲以上的中年朋友卻會因為X光片上多少已有軟骨磨損的現象,幾乎都會被告知膝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到了老年,多半已進入「殘障期」,早已錯過仍有機會治癒的階段了。
如前所述,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軟骨的破壞是從年輕就開始的,日積月累,發病(臨床期)的年齡,與膝關節不當使用的強度以及頻率有關,因此,年輕人還是會因為膝關節使用不當,而得到「退化性」膝關節炎。同樣的膝痛問題,在不同階段尋求醫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診斷,也可能因此而錯失了治癒機會。
(本文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原文節錄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