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2-03-06 00:00

戰事爆發 烏克蘭動盪中的中國面孔

戰事爆發 烏克蘭動盪中的中國面孔
工商時報 楊晴安 2022.03.05
俄烏戰事爆發,與俄國關係密切的中國,近年來與烏克蘭關係同步升溫,不少身在烏克蘭的中國民眾遭軍事衝突波及。圖/Unsplash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俄烏戰事爆發,與俄國關係密切的中國,近年來與烏克蘭關係同步升溫,不少身在烏克蘭的中國民眾遭軍事衝突波及,有些人即刻登記中國公民撤離包機,等待回國通知。有些則認為,回國必要性不大,選擇留在當地。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數據顯示,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約6000人,包括中資企業、留學生和華僑等,主要分布在基輔、利沃夫、哈爾科夫、奧德薩和蘇梅等地。
經濟觀察網報導,一位長住基輔且在當地創業的中國人表示,於24日早上6時接獲戰爭爆發的消息,隨即備妥護照、文件和部分生活物資撤離基輔,他指出,「行李裝入後備箱時,一架軍機從頭頂轟鳴而過」,前往烏克蘭西北部的羅夫諾州沿途加油站大排長龍,且只收取現金。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25日公布緊急通知,擬派出包機撤僑,根據自願原則,先行為計畫自烏克蘭撤離的中國公民進行登記,但包機派出時間根據飛行安全情況確定,並將提前通知。
另一方面,部份中國民眾選擇留在當地,一位中國留學生表示,尚不清楚大使館如何安排相關人員,包括資費和防疫政策等,若回國後需經「14+7」防疫隔離,則將選擇留在烏克蘭。他指出,目前局勢不太會影響到普通居民,因此回國的必要性不大。
報導指出,烏克蘭當地華人已成立互助群組,相互提供有效資訊,包括匯報安全的防空洞地址,以及共享交通和生活等資源,如成為撤離民眾的併車平台等。但許多民眾仍表示,若戰事和緩,仍將選擇回到烏克蘭生活。
經貿方面,烏克蘭海關數據顯示,中國自2019年超越俄羅斯,成為烏克蘭最大貿易夥伴。大陸貿易商如今也成為俄烏衝突下的受害者,義烏小商品城業者表示,部分烏克蘭貿易企業已經暫時停擺。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內不安排生產發往烏克蘭的貨品,即使已送至外貿公司也臨時返回,已於寧波港口的貨物亦準備撤回義烏倉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