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09 13:26

中國家紡行業中五大商機市場機會仍廣闊

其實,正如當初各種資金進入家紡行業時對行業的判斷一樣,家紡行業至今仍然是前景廣闊,機會巨大。關於這一點,羅萊、富安娜、夢潔等企業在股市招標書上分析得非常透徹,中國家紡行業仍然是一個初級市場,市場空間還遠遠沒有開發完,未來將更加輝煌。商機有五:
第一,中國家紡行業規模將越來越大。近五年來家用紡織品業年產值複合增長率約為18.25%,2008年產值已達8,800億元。比2007年增長11.40%,比2004年的4,500億元增長95.55%。按發達國家的消費習慣,服裝、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三類消費(按照纖維消費量計)應各占市場消費總量的1/3。但中國目前服裝類紡織品消費約占總量的65%,家用紡織品消費僅約占23%,且家用紡織品的人均消費占消費性支出還不到1%。從國內外家紡用品消費的現實差距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家紡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家紡行業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首先,是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會為家紡行業帶來更多消費者。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新增城市人口約1,500萬人。中國的城市化水準已從1990年的19%發展到2004年的42%。到202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5%,城市人口將達到8.3億至8.7億。從這個數字中,你可以想見未來城市新增人口的數量有多少,這其中又有多少會成為家紡的消費者。這些人新入城市,就需要買房子,買房子後就有可能買家紡。基於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約有82%的消費者在遷入新居或裝修時需購置各類家紡產品用於裝飾居所。以遷入新居或裝修後進行家用紡織品消費為特徵的消費需求,將形成巨大的家用紡織品需求市場。
第三,婚慶市場的巨大商機。新中國建國以來,迄今已出現了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一次是1950年代,人口從5億到7億;第二次是1963年至1976年;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在1985至1990年;第四次生育高峰則出現在2008年至2010年左右。第四次的人口出生高峰中,平均年新生兒數量將達到1700萬—1800萬,峰值大概出現在2010年左右,那時,新生兒數量將達到每年2011萬左右。為什麼近幾年會進入一個生育高峰呢?那是因為第二和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都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目前,中國每年有近1,000萬對新人喜結良緣,因結婚產生的消費總額已達2,50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份額就屬於家紡行業。
第四,在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裏,市場集中度卻非常低。雖然目前中國已經聚集了一系列床上用品品牌,初顯家紡行業品牌格局,如富安娜、夢潔、羅萊、堂皇、夢蘭、佳麗斯、維科、博洋、恐龍、萊美、水星、香榭麗居、馨亭、紅富士、小綿羊等,這些典型家紡名牌基本上涵蓋了高、中、低檔消費市場,但相比較全中國數萬家家紡企業仍凸現單薄。
目前全中國共有床上用品生產企業約幾千家,絕大多數產值在200萬至1,000萬元之間,其中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約50家。排名前10的企業受資金、產能、研發、管理等壓力,快速增長壓力較大。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家紡行業正處於一個競爭整合階段,劃分明晰、佔據絕對優勢的品牌格局尚未形成。
床上用品生產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很低,以2005年為例,全中國床上用品市場約1,500億元,銷售排名前三名的均未超過5億元,單個品牌的市場份額不足0.4%,整個市場銷售前十名的企業合計銷售不足整體市場份額的2%(根據國家統計局行業資訊發佈中心的統計資料分析)。
就連中國被消費者認為的第一品牌羅萊2006年銷售額也僅為6億,僅占總量的0.1%,床品的0.2%。
另外,家用紡織行業,還沒有出現占絕對優勢的領導品牌,甚至還沒有一個真正稱得上是全中國品牌的家紡品牌。整個行業的分佈表現出一定的區域性,以生產床上用品企業為例,“夢潔”品牌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以湖南、湖北為中心的中部區域,“羅萊”品牌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富安娜”品牌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廣東等珠三角地區,“佳麗斯”品牌的銷售主要集中在福建等區域。整個中國家紡行業,二三級空白市場還有很多。
這樣的市場空白,還僅僅是針對相對成熟的床上家紡,而對於更不成熟的窗簾布藝和家居品類,市場則更為空白,空間更為巨大。
由此可見,中國家紡行業市場集中度仍然非常低,沒有絕對領導品牌,市場的集中,穩定的品牌格局的形成,還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第五,與上海超限戰行銷策劃機構于2008年發表的《誰來扛起家紡市場教育的大旗》一文所判斷的一樣,富安娜公司也認為,中國家紡產品作為一個整體的消費門類,尚未被全社會廣大的消費者所認識和接受。其內在的文化、藝術、色彩、流行趨勢等蘊涵和時尚、保健、美飾、生態、環保等功能,都需要媒體和商家的宣傳、引導。
近年來中國城市化水準遞增的2個百分點所帶來的每年3000萬人口的消費結構升級,要求家紡行業要進行行業教育。對這部分消費群來說,對家紡的需求大多停留在傳統床上用品上,比如床單、床罩、枕套等單件物品上,消費理念需要教育。
消費者在購買家紡時,有近50%的消費者是通過現場購物時觀察來決定是否購買的。她們在購買中對於需求的產品並沒有明確的要求,20%的人是通過親朋好友的推薦來實現購買。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在對產品有深刻認知的情況下產生購買。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完全不知道家紡行業有哪些品牌可供選擇,品牌宣傳需要普及。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在基數如此巨大、增長如此迅猛的市場中,家紡品牌的集中度又非常低,缺乏絕對領導品牌,而且市場普及工作還遠沒有做完,這就意味著家紡行業的總量仍將繼續膨脹,而且還有非常廣闊的市場機會。
寫到這裏,有讀者肯定要問了,既然家紡行業市場空間如此巨大,為什麼還會出現2008年45%企業虧損,很多企業抱怨不好做,甚至有企業準備轉行呢?
這就要從家紡行業內的企業的經營模式談起了,上海超限戰行銷策劃機構認為,家紡行業之所以出現在金礦上抱怨無金可淘的現象,關鍵在於整個家紡行業的經營模式、行銷模式和戰略規劃出了問題。家紡市場商機巨大,企業成敗的關鍵,不在於市場值不值得做,關鍵在於市場該怎麼做的問題。
資訊來源:ctei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