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ch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04 11:18
立體生動嶄新體驗:OLED(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
平面顯示器中,不靠背光模組就能顯像的自發光技術,一直是研究重點所在,其中OLED省電、亮度高、重量輕、厚度薄、沒有視角限制、反應速度快、可全彩化及顯示動畫影像的優點,使其成為下一代中小型顯示器的希望所繫。
撰文:張志誠
在眾多的平面顯示技術中,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來分類的話,可分成「非自發光」及「自發光」兩類,像目前生產技術較成熟的液晶顯示器,就屬於「非自發光」的平面顯示技術。液晶顯示器需要靠背光模組來發光,能源消耗比較大,成為它受到詬病的弱點。這使得不需要靠背光模組就能夠顯像的「自發光」顯示技術,成為光電顯示產業極力開發的重點技術,其中又以「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最受青睞。
中小型顯示器的明日之星
OLED屬於電激發光元件(EL)領域,為自發光顯示技術的一種,它的發光原理及顯示器的驅動方式,都和「發光二極體」(LED)很相似,主要是施加電流在可發光物質上,以達到發光效果。由於是自發光,所以理論上它沒有視角的限制,反應速度快、而且也省電,加上亮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可全彩化及可顯示動畫影像的優點,符合包括行動電話在內的各種行動設備對輕、薄、短、小的需求,也因此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預測,未來OLED非常有機會成為下一代中小型顯示器的主流。
光電工業科技協進會(PIDA)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德珪表示,OLED的驅動方式可分成「被動矩陣驅動」及「主動矩陣驅動」兩種,目前商業化量產的OLED顯示器都採用被動矩陣驅動,因為它的構造簡單、不需要使用彩色濾光片及背光模組,因此在生產成本上比TFT-LCD要低,主要是用在行動電話手機的面板、車用顯示器、PDA與遊戲機,色彩以單色及多彩為主......
全文詳見322期就業情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