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企業市值排行大洗牌,變動幅度寫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凸顯在艱困的經濟環境下,適應能力最強的公司才能禁得起考驗,甚至利用這個機會超越同業。
企業市值彼消我長司空見慣,但今年上半年的變動幅度如此之大,是2008年來首見。日經新聞分析,當股票市場震盪加劇,投資人勢必隨之調整投資組合,加上投機資金流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近期多家國際企業上演市值「超車」戲碼,知名例子包括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市值在7月8日首度超越英特爾,躍為「美國半導體市值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則不但超越豐田,榮登全球市值最高車廠,甚至甩開能源巨擘埃克森美孚。
此外,影音串流業者Netflix股價本月來已經連續四度創新高,市值飆上2265億美元,超越迪士尼的2133億美元、電信巨擘AT&T的2121億美元與全美最大有線電視事業者康凱斯特公司的1800億美元。
在金融領域,支付業者PayPal的市值排行從去年底的第76名一路扶搖直上,6月底竄升至第32名,逼近美國銀行(BofA),反觀美銀市值排行同期間直直落,從第16名掉落至31名。
另一個例子則是購物網站蝦皮的母公司Sea,Sea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今年來股價三級跳,從每股約40美元飆升至120美元,使得公司的市值超過570億美元,超越東南亞最大公司、印尼的中亞銀行。
日經報導指出,當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時,美國電信設備供應商朗訊(Lucent)的市值排名下滑,同時間,石油公司因新興國家對能源需求激增,市值大幅躍進。
從近來資金流動的趨勢可看出,疫情正加速「數位化」和「去碳化」。今年上半年,市值前1000大企業中,來自能源和材料領域的公司減少到114家,但IT和電信業者增加到1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