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6-15 07:01
逾百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新高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攻克11000點大關後,朝年初波段高點挺進,台股基金績效表現更亮眼,168檔台股基金中,共有110檔淨值改寫歷史新高。法人表示,隨下半年電子業拉貨潮浮現,可望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並吸引外資回補,支撐台股高檔盤堅,建議定期定額搭配逢回加碼方式,布局台股基金。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葉信良表示,全球景氣穩步復甦,台灣今年出口與民間消費都將優於預期,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可望優於去年。以第一季為例,儘管蘋概股獲利表現不如預期,但上市櫃公司合計仍繳出5,357億元的獲利成績,年成長21%。 隨著下半年電子業拉貨潮浮現,可望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並吸引外資資金回補,支撐股價表現,但考量貿易戰、美國升息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股市波動度與頻率將跟著提高,因此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布局台股基金,不失為良策。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台股市場的中小型股有可圈可點的表現,由於中小型股市場反應迅速、轉型包袱較小,仍能提供台股行情向上的動力。 展望下半年,游清翔認為,Apple在第二、三季調整庫存完畢,配合科技業旺季到來,使得科技股有機會持續盤堅向上。而全球通膨升溫,帶動市場需求增加,為生技、新藥、健康食品等類股行情帶來想像空間;而在短缺效應下,包括晶圓、被動元件、5G等類股也都具備投資潛力。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分析,大陸A股納入MSCI對台股資金面影響可望利空出盡,美陸貿易協商不確定性的影響漸趨有限,加上近期美國科技股再度走揚,都增加台股續強機會,同時台股有相對較高現金股息殖利率,也是下檔支撐。 風險方面,則需觀察美元指數走勢是否造成新興市場資產壓力,以及大陸資金偏緊下企業債務違約狀況的變化。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目前市場主要資金仍在漲價議題的被動元件或晶圓等產業。但長期趨勢還是不脫離電動車、汽車電子化、IOT、AI(ASIC)、3D感測、工業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