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6 13:47
這座水壩會「消風」 大水來了不用怕
雲林縣斗六市龍潭地區的後庄子埤原是傳統六門制水閘門堰堤,墩柱常妨礙水流、雜物阻塞其中,淹水情況頻繁,雲林縣農田水利會申請農委會補助,將舊式水門改成新式橡皮壩,遇到大水時,會自動消氣排水,今天正式啟用。
後庄子埤創建於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為穩定取得水源,在現址施設草埤,引取芭蕉溪水灌溉,民國45年接連兩次颱風豪雨侵襲,草埤堰堤慘遭摧毀,當時在農復會及美援經費、技術支持下,改建為六門制水閘門堰堤(俗稱六孔仔),灌溉面積約362公頃農田,為斗六地區重要灌溉水源。
雲林縣農田水利會長林文瑞表示,六孔仔舊式水門歷經60多年歲月,已相當老舊,常有雜物阻塞其中,造成芭蕉溪上游龍潭社區排水無法宣洩,淹水情況頻繁,改成自動倒伏橡皮壩後,遇到洪水將可自動宣洩,亦可視訊監視及遙控,灌溉、防洪功能。
林文瑞表示,這座會「消風」的橡皮壩是雲林縣第4座橡皮壩,目前全縣仍有50多座舊式水門,如果其他河川經過整治,後續將再規畫改建其他舊式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