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8858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5-08-27 10:24

《基金》報酬領先全球股市,醫療保健產業逢低接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市場風險意識升高,全球股市創今年以來最大雙周跌幅,觀察MSCI世界指數,今年累積報酬已由正轉負,但醫療保健產業領先全球股市的幅度仍接近1成,表現居十大類產業之冠;法人分析,受到市場恐慌氣氛牽連,近期醫療保健產業股價回檔,本益比已降到20年平均以下,生醫基金投資價值已經浮現。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醫療保健產業下,可分為四大次產業,分別為製藥、生技、醫療器材及醫療服務,從近2周四大次產業的累積報酬來看,除了生技業之外,其餘次產業皆明顯比全球股市更加抗跌,因此在全球股市震盪的此刻,投資人更應該平衡布局,兼顧抗震與報酬的機會。
江宜虔進一步指出,醫療保健產業中,生技次產業股價波動相對大,MSCI世界生技指數自7月20日高點以來,波段跌幅已超過1成,是今年來首見,投資人恐較難掌握進場的時間點;更適宜的策略,除了要兼顧其他次產業,也可以考慮以定期定額或者分批布局生醫基金。
除了抗跌,江宜虔說,醫療保健產業另一優勢來自於「併購題材」,儘管近2周沒有超過百億美元的重量級併購案,但今年的併購熱度仍遠超過近10年的同期平均,預料聯準會下半年將會「緩升息」,在低利率環境下,面臨專利斷崖的醫藥大廠可望「以大吃小」,維持競爭優勢,而透過溢價併購,更能刺激股價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醫療產業長期(20年)平均本益比約為18,股價大幅回檔之後,目前醫療產業的本益比已低於長期平均水準,在歐美第二季財報公布之後,醫療保健產業維持良好的獲利展望,預估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成長率超過3成,是全球股市的2倍,下半年整體產業可望維持成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