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4-17 13:46

04/20號傳真稿筆記

資金湧向台灣是大行情
台灣重演﹁香港故事﹂
九○年代之後,中資大舉進軍香港股市、房市,令股市、房市聯袂大漲,中資下一個目標就是瞄準台灣,﹁香港故事﹂不排除在台灣上演
台股在今年的表現,的確是可圈可點!除了展現跌深反彈的衝勁之外,更重要的是,兩岸和平紅利持續發酵,中資對台灣的投資愈來愈有興趣,當中資、中國市場,與台股進一步連結在一起之下,台股的價值與內涵,肯定會與過去大不同。
根據過去台股的經驗,每一次「大崩盤」之後的第一段反彈,單單在指數上,都有接近一倍左右的彈幅。
以一九九○年那一次行情為例,台股指數也是一口氣由一二六八二點,狂跌到二四八五點,其後展開跌深反彈,漲到五○二七點,才進行一次大幅修正,反彈的幅度達到一.○九倍。
到了二○○○年,台股指數也曾衝高至一○三九三點,而後遭逢到網路泡沫化,令台股再次崩跌而下,慘跌到三四一一點。同樣得,台股也從三四一一點展開跌深反彈,一路攻上六四八四點,創下九○%的彈幅。
這兩波行情最大的特色是,反彈得又急又快,而且是一波漲到底!其實與目前台股的行情有些雷同。所以說,這一輪台股指數由三九五五點起彈而上,到上周,攻抵六千點上下,論及彈幅已超過五成以上。
中國鼓動企業來台投資
按照一九九○年、二○○○年,台股大跌之後的跌深反彈行情,彈幅落在一倍到九○%來看,這一次行情應該有機會站穩六千點,甚至更高的指數,唯一的警訊就是成交量不能失控。也就是說,一旦出現長黑大量,尤其是出現兩千億元以上大量長黑走勢時,就是大盤的行情需要進行大修正之時。
上述的推論主要是針對短線上的行情變化,但長線上,對台股似乎要用更大的格局來視之。
我們不斷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當中國總理溫家寶,公開宣示爬也要爬來台灣的公開談話之後,這就是代表中國對台的最新政策,對台灣的投資、觀光客來台觀光的政策,正大開綠燈!這就是中國在作政策宣示的「慣例」!
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也曾多次公開講話,概括其內容,確定了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政策方向,影響了中國經濟朝向正面的發展。此後中國的民營企業崛起,市場日益蓬勃,並鼓勵國有企業的改造、浦東金融特區的成立,令中國經濟能夠有此快速成長。所以溫家寶是依循著中國政府的「慣例」,對台灣的政策已經出現新的局面,這正是台股新的變化。
中資搞活香港股市及房市
在此之前,早在去年底,中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以及國台辦,曾經聯合宣佈一項新政策 |「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項目管理規定」,主要的意涵就是要鼓勵大陸企業積極且穩妥地到台灣投資。再加上這一次有溫家寶再作一次的公開宣示,中資到台灣投資,對台股而言,絕對有不同的面貌。因此,第三次「江陳會」,就是進一步落實兩岸經貿新局面的另一個引爆點!
兩岸經貿擴大交流之下,過去中資如何投資香港的模式,一定會在台灣上演。
一九八四年,中國與英國達成「中英協議」,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為了穩定香港經濟,大量中資進駐香港,並在中環興建中國銀行大樓,與匯豐銀行分庭抗禮,更重要的一點,也在香港股市上,出現所謂「借殼上市」,尋找被低估的上市公司,參股入資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中資企業,其中最早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紅籌企業,就是中信泰富,就是依循這個模式,在香港壯大。香港股市、房市,就是因此而大漲。
到了九三年,第一檔H股青島啤酒正式到香港上市,引領國營企業赴港上市的趨勢,以及熱潮。所以,二○○○年之後,港股的大漲,幾乎漲升的主角就是這些中資股。只要有中資的色彩,就會成為市場追逐的目標。
還有一段行情迄今令人印象深刻,二○○七年八月初,當時全球的次貸風暴已經開始蔓延之初,但那時候中國放出一項訊息──中國「直通車」將開進香港,就是中國資金將藉由QDII的方式,進軍港股,其結果令港股強力上漲,恆生指數一口氣由八月中旬的一九三八六.七二點,漲到十一月初的三一九五八.四一點,二個多月的時間,漲了六四.八%,這也是前所未見。由此就可以了解,中資在港股的影響力。
更早之前,尤其是九○年代的香港,中資對香港房地產,也曾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記得在九○年代初期,因「榮星案」從台灣跑到香港的僑福建設老板黃週旋,在香港中環的後山,蓋了一批豪宅「陽明山莊」,當時財訊創辦人邱永漢先生曾帶了一批參訪團到香港,專程去看了「陽明山莊」,因為當時香港房市十分低迷,「陽明山莊」每坪的賣價,不到三十萬元新台幣,結果這一批台灣參訪團只是去參觀,並沒有下手去買。
三商行可望複製香港經驗
結果就如同先前提到的,中資大量進入香港,房市、聯袂大漲,到九七年時,「陽明山莊」每坪的賣價,超過兩百萬元以上,現在大概也有一五○萬元以上。這個經驗迄今讓不少當時當參訪過「陽明山莊」的團員扼腕不已!
如今,這個歷史將會在台灣上演,最近幾期《先探週刊》,就不斷提醒大家,應要重新評估台灣的價值,尤其股市及房地產。
記得,二○○三年七月之後,中國觀光客到香港自由行,令香港的觀光相關產業,除了百貨零售、地產大好之外,連所謂的連鎖快餐店也成為熱點!
在香港明年有兩檔連鎖快餐店─大快活)0052HK(,以及大家樂)341HK(。股價也因而大漲。以大快活為例,在二○○三年七月,股價最低曾來到○.六元港幣,而後一路上升,到二○○七年二月,股價已漲到十一.九八元港幣,上漲了十八.九倍。
至於大家樂,同樣在二○○三年七月時,股價只有五.七元港幣,到了二○○七年底,大家樂的股價也漲到十九.三元港幣,也創下二.三八倍的漲幅。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歷經這一、兩年的金融大海嘯,這兩檔股票的跌幅相對輕微許多,也反應它們價值所在。
相對於大快活,以及大家樂,台灣有沒有類似的公司?以目前來看,三商行)2905(,似乎有這種特色。
打開三商行的轉投資事業,「軍容十分壯盛」,單就連鎖食品店,就有:三商巧福、拿坡里披薩、福勝亭,以及專賣甜甜圈的Dunkin''Donuts。
除此之外,三商行又轉投資了;三商百貨、三商美福家具、全家福鞋業、三商寶福以及中型量販店─美廉社;再加上金融業的三商美邦人壽、復華投信、宏遠證券以及上市公司的三商電腦)2427(、旭富)4119(等。
再者,也因為三商行在全省有著眾多的連鎖食品以及連鎖商店,故而在全省各地的精華地段,也有豐厚的資產,按照資料顯示,在帳上三商行所擁有的建物的建坪以及土地,共有十五.九萬坪,帳列的金額達二六.四六億元。
簡單來說,三商行也是一檔具有條件的「控股公司」,在中資來台之下,這種型態的公司,肯定會受到青睞,看到遠紡)1402(,不斷走揚,其實就是反應這個趨勢。
台中銀受惠台中縣市升格題材
其中之一,就是三商行所擁有的旭富,約持有四一%的股權,當旭富股價漲到八○多元之後,旭富的總市值為三五億元左右,而三商行持有旭四一%左右的股權,換算三商行持有旭富的市值就有十四.三二億元。而三商行目前的總市值才五○多億元。
面對中國的人流、金流不斷流向台灣之際,三商行的價值也應當重新被認定,而且以該公司過去穩定的獲利,股價的想像空間應當不小。
另外,金融股也是未來吸引中資的標的之一。其中,可以注意低價的台中銀)2812(,以台企銀)2834(。
這一次台中縣市的升格,令大台中地區的概念股大漲,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個股就是大東)1441(,因台中火車站旁一萬多坪土地,以及轉投資大鐘印染在高鐵烏日站旁九七○○坪土地,也計畫在四月二十八日標售,令股價連續飆升而上。在大東的強力示範之下,台中銀也開始表態。過去幾年,台中銀積極極打消呆帳,今逾放比已不到二%,在這一次台中縣市的升格之下,當未來統籌分配款大增之下,各種建設將進一步推動,捷運系統也將計畫興建,因此台中銀,除了擁有升格題材之外,一旦資產價值因此提升,再加上金融業在MOU簽訂之後,又有不同的想像空間,台中銀也可望因此展現不一樣的型態。
如何看待未來台灣的發展?一定要有想像力,而香港曾發生的「故事」,一定有機會在台灣上演!尤其當外匯存底突破三千億美元,是全球主要國家中,少數外匯存底逆勢增加的國家,它代表的意義又更不同!那就是大量資金正瞄準台灣,不論是台資、外資、還是中資。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