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1-02 16:36

利空影響 太陽能跌幅逾3%

【聯合晚報╱記者陳姿延/台北報導】
2014.01.02 03:04 pm
上市太陽能電池族群股價去年狂飆春風滿面,但在2014年第一天就受到美國擬對台廠幫大陸代工的電池、模組產品進行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課稅的利空影響,今天股價全面翻船臉綠,包括昱晶(3514)、昇陽科(3561)、新日光(3576)、茂迪(6244)盤中跌幅都超過3%。對此,台廠多認為實施的機會不大,主要還是因為台廠沒有低價傾銷的問題,更無政府補貼,甚至預期美對陸關稅可能自電池進一步擴大至模組,對台有正面助益。
美國去年對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實施雙反,課徵高額關稅之下,大陸廠商紛紛將訂單轉至台廠生產,讓台灣太陽能廠商營運增添動能,也順利走出陰霾,不過,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陸港媒體報導傳出,為防止1年多前美國對中國太陽能所祭出的雙反的漏洞,美國擬將雙反擴大至中國業者轉給台灣的代工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產品,美國SolarWorld已將相關文件交給美國貿易委員會(ITC),進行提告並要求進行調查。
而由於歐洲太陽能市場需求疲緩,去年包括美國、日本等新興國家需求興起,台廠部分訂單也轉出至美國,茂迪美國市場營收比重約為20-30%,新日光美國和日本占比約60%,昇陽科也有約40-50%,市場憂心,若美國對台廠實施雙反,對營運恐有部分影響,雖目前還屬初期階段,沒有台廠收到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問卷,但利空消息仍拖累原本前日演出亮眼封關行情的太陽能電池族群臉色發青,今日股價一片綠油油,盤中跌幅超過3%。
台廠包括茂迪、新日光、昇陽科等皆指出,將密切觀察美國商務部動作,不過多預期立案的機會並不大,主要是台灣電池產品沒有低價銷售、更無政府的補貼,沒有雙反的行為事實,尤其是台、陸電池產能占全球達8成以上,若提高關稅,對於美國本土市場也會有影響。
更有廠商指出,隨著美國希望補上對陸雙反課稅的漏洞,除了現在已經課徵高關稅的電池產品之外,有機會也擴大至模組部分,台廠反而可望有正面的助益,將是有利的狀況。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