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喬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11-12 14:05

推特轉虧為盈的會計手法

【大紀元2013年11月12日訊】推特(Twitter)首次公開募股(IPO)獲得巨大成功,引發市場濃厚興趣,再次令人注意到可讓企業粉飾業績的會計方法。
按傳統會計準則計,推特今年前9個月虧損超過1.3億美元;但如果先不計若干成本,該公司則實現利潤約3,100萬美元。
那麼,究竟是虧還是賺呢?忽略真實獲利情況會帶來風險。若最終無法交出真實盈利帳冊,終將導致股價重挫。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推特並未違反任何規則。監管機構允許企業使用非標準會計核算方法,前提是企業也公佈使用標準會計規則計算的業績,並披露適當的信息。
1990年代科技股鼎盛時期,許多科技公司採用扣除所有支出種類的非標準會計核算指標來衡量業績,即所謂「計入所有不利因素之前的獲利」。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及此後幾年陸續爆出會計醜聞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規定企業披露有關非標準核算指標的更多信息。
不過,科技公司對於非標準會計指標的使用並未就此終結。時至今日,科技公司在核算業績時,不先扣除大量員工股票薪酬支出是很普遍的做法。一些公司計算盈利,甚至還不先扣減重組或收購支出之類成本。
一些企業甚至採用用戶數增幅等非財務指標,也引起SEC關注。
據報導,推特僅在IPO巡迴推介會最後幾分鐘展示的幻燈片中披露採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計算的虧損情況。推特的利潤數據中未包括7,920萬美元的員工股票薪酬,但在招股說明書中承認此類支出是筆規模巨大的一次性支出。
推特不是唯一一家在其優先利潤指標中沒先扣除股票薪酬的科技公司。在線評估服務提供商Yelp Inc.今年前9個月出現虧損800萬美元,但調整後為實現利潤1,900萬美元。房地產信息網站Zillow Inc.今年前9個月虧損1,520萬美元,但調整後為實現利潤1,450萬美元。
財務專家認為,人們關心的是這些數字是怎麼得出的。
(責任編輯:王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