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xceed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5-07 11:28
4月增33億美元 外匯存底史上次高
1110829 熱錢來襲,不僅推升台幣,也讓我外匯存底創史上次高紀錄。昨中央銀行公布4月底外匯存底,受外資單月淨匯入11.91億美元影響,外匯存底暴增33.04億美元至4051.94億美元,終結連2降走勢,離史上最高紀錄僅差13.63億美元。
央行外匯局局長林孫源表示,4月外匯存底增加,主要是歐元等貨幣兌美元升值,折算成美元後金額增加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所致。外匯存底中約6成為美元,2成為歐元,1成為日圓,4月歐元升值2.08%,為外匯存底暴增的因素之一。
我外匯存底居第4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以4月底市價計算,連同台幣存款餘額為2358億美元,較3月增124億美元,約外匯存底58%。
央行官員解釋,除外資匯入外,台股4月漲175點,外資買超295.16億元,為台股指數主要推手,此趨勢下,外資持有的股票市值也水漲船高,成外匯存底主力。
依央行最新資料來看,中國外匯存底3月底為3兆4426億美元,日本3月底為1兆1818億美元、俄羅斯3月底為4641億美元,台灣外匯存底在主要國家中仍居第4。
事實上,熱錢影響所及不單是我外匯存底增加,昨台幣再度上演29.5元攻防戰,台幣昨開盤即衝上29.46元兌1美元,升值幅度達1.5角,也讓剛從亞銀年會回來的央行總裁彭淮南被迫表態,「不樂見台幣匯率升破29.5元」,並進場調節。
午盤後受人民幣回貶影響,外資轉手回補空單,終場在央行續上演「殺尾盤」戲碼下,台幣兌美元匯率以29.626元、貶值1.6分作收,兩大外匯交易經紀公司總成交量11.02億美元。
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部分,1周期折價1.5分,1個月期折價2分,匯銀人士分析,台幣升值壓力大,但在央行坐鎮下,估本周台幣波動區間仍介於29.4~29.6元兌1美元間。
有效匯率指數雙降
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昨也公布4月台幣有效匯率指數,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雙降,匯銀人士分析,第1季出口表現不佳,提早嗅到不妙氣息的央行,進場調節讓台幣較為弱勢,來刺激出口。
有效匯率指數是用來衡量與台幣相對主要貿易對手國的一籃子貨幣後的加權平均匯率,若有效匯率指數降低,表示跟對手國相比,台幣匯率較弱,相對可能增加出口競爭力。
1110830
熱錢來襲,台幣匯率及外匯存底面臨雙升局勢。
1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