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rucecad 禁止登錄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12-20 06:23
最愛中信金 外資12月買超前六檔金融股
花旗環球金融產業分析師鄭溫煌表示,依據統計,金融股過去有「12月效應」,單月平均漲幅達7.5%,表現優於大盤1.8個百分點。
外資過去本月默默布局金融股,本月買超前六名的金融股,買超張數都逾2萬張,其中又以買超中信金(2891)最為積極。
通常金融股12月股價表現較佳的原因,除本身年底作帳行情之外,大選前的金融股利多出籠,也是讓統計數字出色的主因。
以本月為例,金管會上周表示為因應股市現狀,保險業者可彈性認列投資損失的政策,不但適用今年資本適足率(RBC )計算,更有助保險業賣股壓力減減緩千億元的賣股潮。此外,金管會調降券商手續費一樣有活絡股市、進而有利拉升券商收入的成效。像是這些政策,都是12月陸續出爐。
依據花旗環球統計,台股最近仍陷入內憂外患,而外資對金融股持股剩下8.9%,陷入過去低潮期。
但部分就是看好「12月效應」,並押寶執政黨當選可望掀起一波反彈,因此先行買入風險不高的金融股。
觀察外資的動作,本月買超中信金最為積極,買超張數將近10萬張。中信金是多家外資的金融股首選,主要是核心財富管理業務佳,可望受惠景氣回春。
另外,外資買超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兩家官股行庫,買超張數均達2.6萬張以上,思考邏輯也是基於基本面佳、股價已達價值投資的程度。
不過,多數外資對於保險類股仍然較有疑慮,主要是歐債問題、以及潛在的台股投資損失,讓外資本月較少著墨保險股。
像花旗環球對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的投資評等就列為「賣出」。
美林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胡傳祥則指出,選前金融股好壞消息夾雜,好消息是,外資對金融股持股比重低,未來有機會回補,但壞消息是金融業缺乏整併題材與成長題材,而且金融業還有利差小、雙D放款的雙重疑慮,若以短線來看,兆豐金是海外市場開放的最直接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