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10 17:52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美國股市---
美元轉強拖累商品類股,但金融股與科技股則走堅,美國股市周四收盤錯綜,盤中狹幅游走,交易沉悶。政府數據顯示美國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股市開盤溫和上揚,而後因美元走強,壓低商品價格,股市動能消退,大盤陷入整理。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2.42點或0.02%至11370.06。
Nasdaq指數收高7.51點或0.29%至2616.67。
S&P 500指數收高4.72點或0.38%至1233.00。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0.97點或0.23%至416.40。
今日沒有重要數據公布,交易可能仍將沉悶。分析師說,投資人的辯論主要在2011年經濟的強勢。
大多分析師同意,明年經濟將持續成長,但速度可能不足以壓低失業率。上周,政府報告顯示美國11月失業率上升至9.8%。
經濟: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7萬至42.1萬人,前一周為43.6萬人。分析師預估為下降至42.9萬人。
初次申請失業金數據有助了解勞工市場。但一年此時,該數據傾向震盪,季節性調整困難。投資人焦點仍將在四周平均值,而非單周變化。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000人至427500人。
另外,美國商務部公布10月躉售庫存上升1.9%,分析師預估為上升0.7%。9月為上升0.6%。
企業:Howard Stern宣布他已與SiriusXM (SIRI-US)重簽了五年合約,Sirius股價早場上漲6%。
科技大廠Dell (戴爾)(DELL-US)出價每股27.50美元,欲併購Compellent科技公司,大幅低於周三收盤每股33.65美元。股市中場,Compellent股價下跌12%,Dell股價少有變動。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重稅打防 1年內轉手非自用屋 課特別稅
財政部研擬七大租稅手段,遏止不動產炒作歪風。為加速推動改革,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通過提案,要求財政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政策,財政部長李述德允諾配合辦理。
另外,針對個人進行高價不動產交易的逃漏稅案件,財政部賦稅署昨天也公布,二○○五年到去年的查核結果,總共查獲廿四件,查到的金額高達四億五千多萬元,補了一億七千多萬元的所得稅。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邀請李述德等官員報告「改善所得分配不公、縮短貧富差距」。李述德指出,國內家庭所得差距有擴大趨勢,但要縮小貧富差距,關鍵是提高低所得者所得,租稅制度只有輔助效果;然而,財政部將推動土地增值稅、房屋稅等稅制改革,也會加強查緝逃漏稅,利用七大租稅手段回應外界期待。
2.玩真的!打炒房 財政部擬復徵空地稅
財政部今日提出的「改善所得分配不公,縮短貧富差距」報告中,最令人注意的是空地稅復徵及公告現值縮短,這兩項政策都是增加房地產業者及手上持有多套房產者的囤積成本,不過,這已非財政部自己一個部會所能辦到,必須行政院協調。
近來財團有閒置土地等待地價上揚,引行政院注意,有些財團認為無償供政府使用或作為公共停車場,可以節省大筆地價稅,財政部有意取消不合理的地價稅免稅規定,將請地方政府評估無償使用民間私有地和免收地價稅的成本效益。
財政部官員表示,限縮地價稅免稅優惠,不能稱為「開徵空地稅」;只是檢討目前地價稅減免過於浮濫的現象。而今日財政部在立院報告也不敢將此政策提到最前面最明顯的位置,只是放在報告中間而已。
而公告地價時間從3年縮短1年則為內政部權責,財政部則需由行政院出面再協調。
3.台積砸3000億 再蓋超大廠
台積電將啟動新一波投資,預備再蓋一座超大型晶圓廠,這將是台積第四座超大型晶圓廠,投資金額上看3,000億元,屆時四座晶圓廠的生產規模超過60萬片,比現有規模大增1.5倍。
台積電中科晶圓15廠第一期新建工程,昨天舉行上樑典禮,由營運副總王建光與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主持,互助營造董事長林志聖、中鋼構副總經理洪進興等人也到場見證。台積電昨天股價強勢表態,上漲2元,站上70元整數關卡,再創三年半新高價。
據了解,台積電正在中科、南科兩地擇一處,以中科出線的機率較高。楊文科表示,中科積極爭取台積電新的12吋旗艦級晶圓廠在此設立,將會儘速尋找可供建廠的土地,爭取台積電在此落腳。
台積電藉此大幅拉開與全球晶圓、三星等業者的競爭力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看好明年半導體市場景氣將持續走穩,因先進製程產能仍將供不應求,繼續擴大12吋廠產能,上周五台積供應鏈論壇上,秀出公司將在2014年進行「Fab16 」第四座超大型晶圓廠的計畫。
4.明年全球半導體投資 19年新高
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今發布的最新全球晶圓廠預測,預估2010和2011年分別有8%的產能成長,而2012年將成長9%。較2003~2007年的每年兩位數成長,該協會對明後年的預估相對審慎保守。相對於建廠支出的減少,2011年全球包括三星、英特爾、台積電(2330)等晶圓廠在製程相關設備的投資金額預估將提高23%,達到400億美元,超越2007年的水準,創下19年來的最高紀錄。
若從產業區隔來觀察從2004以來的產能年成長率,LED產業表現最突出,過去六年來都以兩位數的速度急速成長。而過去由記憶體產業帶領產業成長的局面已經改變,記憶體產業的成長率由過去是晶圓代工廠的兩倍,到2012年將維持和晶圓代工廠相當。
但是報告也指出,未來兩年半導體新廠的建置計畫明顯銳減,SEMI資深產業研究經理曾瑞榆表示,由於新廠需要18~24個月的規劃、建置、設備裝機、認證和試營運,如果上線時間太慢,擔心兩年後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動能可能會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於許多新應用和電子裝置的需求讓NAND成為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之一,NAND的價格下降則更加速市場需求和成長。
5.遠雄主導大巨蛋案都審過關 明年Q3動工
台北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委員大會昨(9)日審議大巨蛋案,全案原則通過,最快明年2月環評審查。負責此開發案的遠雄集團表示,若環評與後續的建照申請都順利,大巨蛋可望於明年第三季開工。
大巨蛋案位於國父紀念館對面,全名為台北體育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在昨天通過關鍵性的審查後,下一步環評審查後即將過關。
遠雄集團指出,自95年10月3日簽約,遠雄完全依招標文件與BOT契約的規範,進行大巨蛋及附屬事業的規劃設計;為尊重委員的意見並提供市民更優質的休閒空間,遠雄一再降低開發量體、變更外型、修正動線,至今終於通過審查。
6.歐盟罰重款 樂金要上訴
南韓樂金顯示器公司(LGD)針對歐盟重罰重罰操控價格面板一事,9日承認操控價格是「錯誤的行為」,但不排除對歐盟執委會的鉅額罰款提出上訴。
歐盟執委會8日指出,LGD與台、韓其他五家廠商在2001年10月到2006年2月間操蹤面板價格,因此裁罰LGD 2.15億歐元(2.85億美元)。LGD與四家台灣廠商一共被罰6.49億歐元,但LCD產業龍頭三星電子卻逃過一劫,因為三星率先拿價格操蹤的資料向歐盟執委會舉報。
全球第二大LCD面板供應商的LGD發表聲明指出,「承認過去的錯誤行為」,並尊重歐盟執委會的監管權。不過,LGD說:「假如發現調查有程序上或實質的正當程序問題,LGD在經過審慎的評估與考量後,可能會向歐盟普通法院提出上訴。」
LGD指出,類似上訴通常耗時兩年以上,罰款金額在某種情況下也可能大幅減少。LGD表示,已採取全面措施來避免重蹈這類的「錯誤」,並重申將致力遵守最高的道德標準。LGD說公司業務不會因為這次罰款陷入困難。
美國司法部的反托辣斯調查認定面板業在2001到2006年密謀操縱價格,LGD與其美國部門在2008年11月同意支付4億美元罰款。
7.政院搶救健保 想漲證交稅
二代健保修法意外引發一連串稅制改革爭議。行政院昨(9)日晚間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開會後,決定推翻原「家戶總所得」收取保費版本,擬在現行一代健保中納入資本利得稅來擴大費基範圍。據瞭解,財政部已同意,將研議提高證券交易稅千分之零點五、約170億元,全數用以挹注健保財務。
據與會知情人士透露,昨晚在會中討論時,有人提議健保改革,不應只將負擔落於薪資所得者身上,應納入證交稅、分離所得課稅等資本利得部分,讓有錢的人多繳保費,達到「量能負擔」目標。
該名知情人士說,財政部長李述德與衛生署長楊志良同意將考慮提高證交稅至千分之零點五的方案,估計約可挹注170億元的健保經費。
立委賴士葆8日在立法院質詢時便曾表示,過去台灣證交稅最高曾達千分之六,現在則只有千分之三,建議財政部可考慮提高證交稅千分之0.5,用以挹注健保財務,對於市場整體影響應不至於過大,並可正面回應外界對於課徵資本利得稅來挹注健保的期待。
不過,財政部次長曾銘宗當時答詢表示,二代健保須自負盈虧,當場間接否決該提議。
8.若證交碩稅提高至千分之3.5,法人看法/台股 長線不太妙
針對財政部考慮因健保提高證券交易稅率千分之0.5,使證交稅率提升至千分之3.5,法人表示,將增加投資人交易成本,對股市將有所衝擊,尤其若行情盤整時,負面衝擊更大。
由於證券交易所得稅率不易課徵,證交稅率成為政府取代證所稅的管道,但證交稅率高低也成為政策對股市的重要指標。舉例來說,民國97年9月11日時,因全球金融風暴來襲,行政院宣布將證交稅率由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5,為期半年,希望刺激股市交易活絡。
對於政策若調升證交稅率,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表示,目前尚屬研議階段,但此消息傳出,甚至未來形成政策,對股市屬偏空影響,會造成投資人交易成本增加;時間再長一點,可能投資人感受會更明顯,尤其當股市盤整時,交易更不活絡,成交量能會降下來。
他說,雖然近期市場對明年台股上看萬點,但證交稅率提升,可能會使投資人對未來行情看多的程度打折或縮減。
9.華碩併研揚 拚全球工業PC三強
華碩擁抱雲端運算,加強布局工業電腦領域,昨(9) 日董事會通過由旗下子公司碩陽,公開收購工業電腦廠研揚,收購價為每股57.5 元,估計總交易金額達53.53 億元。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朝全球前三大工業電腦龍頭廠邁進。
碩陽為華碩與研揚董事長莊永順等六位主要股東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其中華碩集團持股65%、研揚主要股東合計持有35%。研揚主要股東已同意參與此次收購計畫,將出售研揚持股予碩陽。
接下來公開收購完成後,還要通過兩家公司董事會及股東會通過,並經主管機關核准後拍板。未來研揚董事長莊永順將擔任碩陽董事長,原經營團隊也會留任。
為了配合收購案,華碩昨天董事會也通過透過公司本身,以及旗下華誠創投和華敏投資,參與碩陽現金增資案,分別注資25億元、4.788億元、4.788億元,合計為34.576億元。
華碩投資長李志豪昨天表示,隨著物聯網與智能電網等商機成形,加上資訊架構的商業應用逐步導入雲端運算概念,華碩希望透過與研揚的互補,借重研揚在工業電腦方面的技術,強化華碩的企業雲端解決方案實力。
此次碩陽收購研揚,每股收購價格為57.5元,對照研揚昨天收盤股價54.7元,溢價幅度5.11% 。
如果以2008、2009年每股稅後純益計算,本益比為14.7倍和17.5倍,工業電腦廠的本益比大約為10至15倍。
收購期間從今天起至明年元月21日止,最低收購數量條件是,研揚已發行普通股的50%加1股,也就是碩陽收購研揚股權超過50%以上,收購案就算成立。
10.華碩將賣和碩持股 上看119億
華碩昨(9) 日董事會通過,未來擬於適當時機,處分手中的和碩持股,以不超過2.77億股為限,希望落實徹底分家。以和碩昨天收盤股價43元計算,釋股規模可能高達119億元。
華碩昨天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或其指定人,於未來視資本市場情況,選擇適當時機處分持有的和碩股權,可能以巨額交易或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等方式進行。
目前華碩仍持有和碩5.51億股,持股比重24.4%。此次華碩規劃先出脫約一半持股,也就是不超過2.77億股;釋股完成後,華碩持有和碩股權比重將降到12.2%左右。
法人分析,由於華碩釋股的規模不小,為了避免影響和碩在集中市場的股價,推測華碩可能循宏碁處分緯創的模式,以發行GDR 的方式釋股機率最高。
華碩持有和碩的平均成本約為每股40元,由於最近和碩股價表現不錯,如以昨天收盤價43元計算,華碩約可獲得8.31億元處分利益,以華碩目前股本僅62.7億元計算,每股獲利貢獻度高達1.32元,對公司獲利不無小補。
11.華碩非合併營收 意外衰退
華碩昨(9) 日公布11月非合併營收253.26億元,意外地較10月減少5.86% ,與原本市場預期的創新高出現落差。華碩澄清,11月非合併營收下滑,純屬母公司調節庫存所致,實際上西歐、東歐等終端市場銷售暢旺,11月品牌業務合併營收、正規筆電出貨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華碩昨天董事會通過實施庫藏股,擬於240元至300元每股價格區間內,買回自家公司股票1萬張,此為華碩6月重新掛牌後,第二度買回庫藏股。
華碩初步結算,11月正規筆電出貨量超過120 萬台;11月品牌合併營收介於320億至330億元之間,遠高於10月的230 多億元,雙雙刷新紀錄。
由於歐美耶誕節銷售進入尾聲,按照歷史經驗,華碩12月營收將下滑,預料月減幅度可能高達兩成。但華碩主管昨天重申,第四季的營運還是按照計畫在走,先前法說會公布本季比上季「持平至成長5%」的出貨目標維持不變,正穩定達成中。
12.宏達電產能擬外包 三家搶
宏達電昨(9)日召開策略夥伴大會,供應商最關心明年宏達電出貨量倍增後,產能可能不夠。據了解宏達電不排除將產能外包,首次考慮釋出代工訂單。法人推測,偉創力(Flextronics)、和碩及緯創集團三家將各顯身手,爭食訂單。
法人也認為,明年宏達電有機會將低階智慧手機製造訂單釋出,初期產能外包占比重仍低,僅一成,約500萬支,由於宏達電自行設計研發的能力強,因此將尋求專業製造的合作夥伴,這也將是宏達電首次釋出代工訂單。
環顧全球手機代工及專業代工廠,鴻海及富士康集團是蘋果iPhone系列手機主要代工廠,不可能同時代工宏達電手機,華寶機會也不大。
法人表示,偉創力是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的專業代工夥伴,和碩除代工華碩智慧型手機以外,市場也傳出和碩接獲蘋果iPhone CDMA版本訂單,明年第一季可望開始出貨,而緯創旗下啟碁的雷雕天線(LDS)已經打入宏達電供應鏈,更是大陸品牌聯想代工樂Phone代工夥伴,因此,偉創力、和碩及緯創集團可望積極爭取。
宏達電執行長兼總經理周永明直指,今年宏達電最大挑戰,第一是產能,第二就是料況。宏達電召開供應商大會,就為穩固明年關鍵零組件的來源,同時也希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尤其是確保面板及觸控面板的供應狀況及價格更是關鍵,因此三星、華映、勝華、介面、洋華、TPK宸鴻都是宏達電重要的座上賓。
供應商也擔憂,宏達電明年產能問題。會中供應商不斷提問宏達電明年產能規劃,以及是否釋出產能外包計畫,雖然宏達電沒有給予明確答案,但市場臆測,宏達電將產能外包的機率不小。
13.宏達電出貨量飆 明年上看5,000萬支
智慧手機大廠宏達電執行長兼總經理周永明表示,今年雖然面對產能不足與缺料問題,但智慧手機出貨量仍超乎預期,明年可望顯著成長。供應商看好,宏達電明年出貨量可望成長一倍來到5,000萬支。
宏達電從代工跨入品牌以來,首次召開合作夥伴大會,強調供應商在宏達電未來邁向成長的重點上,扮演關鍵角色,宏達電重要主管一字排開,與供應商面對面。
除周永明待滿六個小時以外,資深副總經理暨研發與營運總經理劉慶東、策略長陸克思(Ron Louks)、產品長柯德拉(Kouji Kodera)、研發長陳文俊、營運長克思特(Matthew Costelle)均出席。
周永明在台上宣揚宏達電品牌精神及未來成長,台下則坐滿供應商董事長及總經理,包含高通、三星、勝華、介面、洋華、TPK宸鴻、華映、光寶科、美律、志豐、義隆電、燿華、嘉聯益、可成、位速、晶技、璟德與啟碁等超過100家供應商,超過200人參與。
14.玉山銀1.6萬筆個資外洩 重罰400萬
玉山銀行「網路銀行」四月遭到駭客入侵,超過一萬六千筆客戶資料因此外洩,金管會昨天認為玉山銀行「未落實資安控管」,重罰玉山銀行四百萬元。
這也是「網路銀行」崛起之後,最大規模的駭客入侵事件。不過,駭客只偷走存戶個人資料,玉山網路銀行客戶的存款,並未發現異常狀況。
15.ING透過台股盤後鉅額轉帳方式折價出清富邦金持股
富邦金控外資大股東ING集團昨(9)日折價出清持股,以每股36.86元賣出富邦金4.26餘億股。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指出,ING集團所持有的富邦金5%股權,當初是以每股21元來作價,如今算是獲利了結。
ING集團荷蘭總部宣布,以3.95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160億元)價格出清富邦金5%股權;所有持股並在昨天透過台股盤後鉅額轉帳方式,賣給全球性機構投資人。
ING集團估計,處分富邦金持股後,稅前利益將達1.7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68.85億元),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即可入帳。ING集團此舉,無異是將先前出售台灣ING安泰人壽的資金,正式從台灣市場抽走。
16.兩岸金融開放速度 恐將放緩
兩岸經濟協議(ECFA)有關金融服務業部分,延長到明年元月1日才生效。
金融業者昨(9)日表示,依據協議,ECFA生效後的六個月,兩岸監理機構才會展開第二次協商,因此,兩岸金融業進一步開放速度恐跟著延後,不利國銀布局。
大陸建設銀行打算來台參股,金管會昨日對此表示,目前還不行,法令雖允許,但實施日期,還有待雙方監理機關協議。
金管會指出,兩岸經濟協議(ECFA)有關金融部分明年1月才生效,依據協議,在ECFA生效後的六個月內,雙方主管機關再來協議何時要開放參股,至今沒有討論。
過去大陸工商銀行也曾傳出將參股台灣金融機構,且對象是國泰金,不過,至今未證實。此次建設銀行自己透露與台灣的銀行業、保險業都有談參股事宜,但不願意說明參股對象。
17.台塑裕隆 合推碳纖維電動車
台塑與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昨(9)日宣布結盟,雙方將發展碳纖維材質的電動車,可以讓汽車減少三分之一的重量,走向節能減碳、輕量化的車輛時代。
台塑集團指出,為了進軍碳纖維市場商機,集團將投資逾70億元打造碳纖廠,初期與裕隆集團合作組成「碳纖維電動車結盟」,生產年近2萬公噸碳纖維絲打造全球第四大生產線,目標爭取全球汽車碳纖維高達兆元的市場商機。
此案是由經濟部技術處促成雙方結盟,此聯盟還有不少廠商加入,包括福懋、上緯、明安國際、和成欣業等20家跨產業的企業。
18.人行暗示 續升存準率…不升息
中國人民銀行八個月來首度暫停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市場解讀人行是暗示現階段寧願調升存準率也不願升息。
前人行副行長吳曉靈也認為,人行還有調高存準率的空間,更加深金融市場部分人士認為人行近期將調高存準率的預期心理。
路透與彭博資訊報導,從今年4月人行恢復發行3年期央票以來,這還是頭一次暫停,人行其實已經暫停所有公開市場操作,使得過去四周人行透過票據到期,與債券附買回協議等方式,已讓人民幣2,300億元(約新台幣1.04兆元)的資金,流回金融體系。
人行此舉的部分原因是,央票收益率低於次級市場的資金成本,使得央票的市場需求欲振乏力。但報導也指出,人行沒有調高央票收益率來提高投資法人的購買意願,意味現階段人行不太想升息,可能寧願再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
一家大陸國有銀行的資深外匯交易員說:「人行似乎已運用公開市場操作,透露出下一步貨幣緊縮的線索。人行明顯不希望被市場盯著調高利率,寧願現在拿出量化工具。」
19.英韓紐利率 按兵不動
唯恐國內經濟後繼乏力,英國、南韓和紐西蘭9日均一如預期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與澳洲、加拿大央行一樣抱持觀望態度。
英格蘭銀行(央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宣布,連續第21個月維持借貸利率在0.5%的空前低谷不動,同時決議不採取任何刺激英國經濟新措施,維持2,000億英鎊(3,150億美元)收購資產計畫的規模不變。兩項決策均符合市場預期。
20.金融股領漲 歐股改寫兩年高點
歐股9日上漲至兩年來高峰,由金融股領漲,因經濟報告讓投資人對全球復甦無礙感到安心。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和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帶領銀行股走強。
歐洲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公司(ASMLHolding)調高第4季訂單預測,股價大漲8%。
英國石油及天然氣公司(BG Group Plc)表示,將獲自巴西Tupi和Guara油田初營運約6億桶石油,股價創下2年半高點。
中國表示明年恐結束買新客車的稅務優惠,福斯汽車(Volkswagen)領跌汽車股。
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0.4%收275.93點,為2008年9月以來最高。該指數今年來累計上漲8.7%。
倫敦Libra Investment Services Ltd.創辦人丁克(Chris Tinker)在彭博電視「Countdown」節目中接受尼馬吉(Maryam Nemazee)訪問時說:「股票將被視為具吸引力的標的。」自由現金流動和獲利改善,將成為「基本面的支撐因素,並推升股市前景。我們將見到(明年)環境更加穩定」。
18個西歐股市中11個股市上漲。英國股市FTSE-100指數上漲13.43點或0.23%,收5807.96點。德國股市DAX-30指數下跌11.71點或0.17%,收6964.16點。法國股市CAC-40指數上漲26.07點或0.68%,收3858.05點。
21.美上周申首失業金人數意外減少
美勞工部9日上午(台北9日晚)公布,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降1萬7千人,至42萬1千人,比經濟學家預估42萬5千人表現好。
更能反映失業情況的過去四周首申人數,降4千人,至42萬7500人,為2008年8月初以來低點。
上述數據顯示,美失業狀況似從谷底趨緩。
22.HDI五雄 上月營收報喜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銷售持續熱絡,華通(2313)、楠梓電(2316)、燿華(2367)、欣興(3037)、健鼎(3044)等全台前五大高密度連接板廠11月營收昨(9)日全數出籠,仍都位在高檔水準,楠梓電與健鼎甚至優於10月。
印刷電路板(PCB)第四季傳統旺季景氣雖滑落,高密度連接(HDI)相關製程廠商的業績卻維持高檔榮景,近期股價也大舉翻揚,前五大HDI廠昨天股價均上漲,華通亮燈漲停,連HDI產能相對較小的金像電(2368)、柏承科技(6141)、定穎電子(6251)也沾光收漲停板。
智慧型手機走向輕薄短小,功能也愈來愈多,傳統HDI製程走向任意層(Any Layer)更嚴重吃掉產能,熱賣的平板電腦也採HDI,更擴大需求,相關HDI廠在第四季成為上市櫃PCB產業的當紅「炸子雞」,在耶誕節傳統下單旺季將結束,各廠11月出貨走勢略有不同。
華通、燿華11月合併營收雖低於10月,分別仍居近25個月次高及歷史次高;健鼎、楠梓電回溫,也各攀上歷史次高及25 個月次高。
華通、楠梓電、燿華表示,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在營收表現上,確實存在不利的影響,楠梓電更強調,11月出貨數量和9月近兩年高點差不多。
23.面板驅動IC公司 11月營收回升
面板驅動IC公司11月營收大致出爐,大尺寸族群瑞鼎(3592)、聯詠(3034)率先止跌反彈;專攻小尺寸市場的旭曜(3545)因為基期較高,11月營收滑落。
友達旗下面板驅動IC公司瑞鼎昨(9)日公布11月營收7.43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略減2.69%,但比10月回升3.91%,為最近半年來的單月營收新高;累積前十一月營收85.02億元,年增率20.91%。
24.唐鋒 最快下周一恢復交易
唐鋒昨(9)日公告並申報今年度財測,櫃買中心也於昨日報請主管機關核准恢復唐鋒股票交易,最快下周一可恢復交易。
櫃買中心表示,唐鋒公司之前未依規定期限公告並申報今年財測,股票已從8月31日停止買賣至今,而唐鋒昨日已將經會計師出具標準式核閱報告的完整式財務預測公告並申報,等於停止股票交易的事由已消滅,因此報請主管機關核准恢復該公司股票交易。
根據規定,主管機關核准後兩個營業日可恢復交易,最快下周一唐鋒股票及可買賣,之前卡了三個多月股票無法買賣的投資人,也有機會解套。
25.超越聯強 大聯大成通路營收王
大聯大(3702)11月合併友尚後首月營收昨(9)日公布,合併營收為250億元,月增達34%,年增41%,且超越聯強(2347)的239億元,成通路業新霸主;累計前11月營收為2,309億元,年增3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強調,若是未列入友尚的營收,大聯大本身11月營收也是二位數成長,加計友尚後營收達到250億元,月增幅達34%,也優於公司預期。
大聯大表示,受惠中國農曆年的拉貨需求提前啟動,使大聯大在個人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出貨明顯增加,尤其是iPad iPhone、2.5G/3G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白色家電都有不錯的銷售表現。
袁興文強調,大聯大營收成長超越預期,其中關鍵應是來自合併友尚後的效益。
他強調,併入友尚的產品線後,新大聯大代理產線,將由原來的220條增加至270條左右,員工人數也將增加至5,500人,其中FAE工程師增加至520人,可提供客戶更多樣化的技術支援服務,營業據點也將增加至37個,將提高大聯大集團在亞太地區的客戶滲透率及覆蓋率。
對大聯大躍居電子通路業的新霸主,袁興文強調,合併後的新大聯大將在現有的3C領域,再衝刺LED及太陽能晶圓等新能源,以及汽車、醫療等工業用電子,形成大聯大明年營收快速成長的「第四隻腳」,其中新能源估計三年內營收將達到百億元的規模。
另一IC通路大廠文曄(3036),昨天也公布11月合併營收53.01 億元,月增4.5%,年增6.9%,也是同樣感受來自中國大陸等地拉貨力量提升,不過,成長動能卻未大聯大強勁;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約585.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年增率約36.4%。
增你強(3028)日前公布11月營收也站上30億元大關,達到33.6 億元,月增達18%,年增47%;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290.9億元,年增46%。
26.建興電 登全球薄型三哥
光碟機市場重新洗牌,建興電(8008)北海新廠產能開出後,積極搶奪薄型市占率,今年薄型光碟機出貨將從去年1,290萬台暴衝至3,110萬台,年增142%,宣告擊敗龍頭廠廣明(6180),擠入全球前三大廠。
光碟機關鍵零組件缺貨改善,光碟機市場展開新一波搶單競爭,建興電攻城略地,廣明市占率明顯流失,兩大廠勢力消長,同步影響股價走勢,引爆比價效應。建興電昨(9)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49.2億元,與上月相當
27.出貨遞延 仁寶11月營收減8%
筆記型電腦(NB)代工大廠仁寶(2324)11月營收701.57億元,較上月下滑,法人分析,NB客戶出貨遞延至本月,11及12月營收將是「先蹲後跳」。仁寶11月合併營收701.57億元,月減8.92%,年減10%;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7,913.62億元,年增四成;營收下滑,主因NB出貨遞延。
仁寶11月NB出貨380萬台,與原預估的400萬台下滑5%,法人分析,仁寶大客戶宏碁搭載英特爾新平台的「Huron River」新機,集中火力於本月出貨,因此出貨遞延
28.雲端效應 台達電新巨營收旺
第四季是電源供應器的淡季,但因雲端效應,高階電源需求增強,台達電子(2308)、新巨科技(2420)11月營收都逆勢成長,康舒(6282)工業電源訂單更看到明年第一季。
今年受惠於企業資本支出回升,雲端、大型伺服器相關電源接單持續暢旺,帶動高階電源的廠商11月營收逆勢成長。台達電11月營收逾161億元,達到第三季旺季的水準;新巨11月營收約2.95億元,也是歷史次高。
29.STB銷量明年翻倍 網通廠利多
智慧電視商機明年可期,工研院指出,OTT機上盒(STB)明年全球銷售量將呈倍數成長,台系網通廠直接受惠。
OTT機上盒是客廳電視螢幕與網路內容的中介設備,用戶透過OTT機上盒在電視上收看網路內容,如友訊代工的Boxee Box、羅技與Google TV合作的Logitech Revue、壹電視機上盒等。
友訊上月出貨Boxee Box後,明泰、正文、合勤控的布局也進展快速,兆赫、和碩則緊追在後。
法人指出,兆赫近期有意發展OTT機上盒,目前已小量產品,預估明年下半年放量出貨。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的數據顯示,明年全球OTT STB銷售量將達到834萬台,比今年356萬台倍數成長,預估2014年突破5,000萬台,占所有種類機上盒的24%,北美為最大市場。
30.STB銷量明年翻倍 網通廠利多
智慧電視商機明年可期,工研院指出,OTT機上盒(STB)明年全球銷售量將呈倍數成長,台系網通廠直接受惠。
OTT機上盒是客廳電視螢幕與網路內容的中介設備,用戶透過OTT機上盒在電視上收看網路內容,如友訊代工的Boxee Box、羅技與Google TV合作的Logitech Revue、壹電視機上盒等。
友訊上月出貨Boxee Box後,明泰、正文、合勤控的布局也進展快速,兆赫、和碩則緊追在後。
法人指出,兆赫近期有意發展OTT機上盒,目前已小量產品,預估明年下半年放量出貨。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的數據顯示,明年全球OTT STB銷售量將達到834萬台,比今年356萬台倍數成長,預估2014年突破5,000萬台,占所有種類機上盒的24%,北美為最大市場。
31.DDR止跌大漲 鈺創晶豪科營運添暖意
利基型記憶體報價止跌大漲,1Gb DDR2晶片現貨價昨(9)日大漲逾8%,512Mb DDR也終結跌勢,為華邦(2344)、鈺創(5351)、晶豪科(3006)等業者的淡季營運注入暖流。
近期1Gb DDR3標準型記憶體晶片價格維持弱勢,退居非主流規格,轉進非標準型記憶體領域的DDR2晶片價格開始反彈。業界認為,可能與大廠都把產能轉進生產DDR3晶片,DDR2產出大減,但需求仍強有關。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DRAMeXchange昨晚最新報價,1Gb DDR2品牌晶片現貨價日前下探1.26美元的波段低點後,開始出現強勁的低接買盤,昨天大漲8.02%,均價1.4美元,波段漲幅逾一成;有效測試顆粒(eTT)報價也強漲3.57%,均價1.45美元。512Mb DDR1則終止跌勢,以持平價1.43美元開出。
華邦、鈺創等目前都以非標準型記憶體為大宗出貨,主要供應機上盒、高階液晶電視等產品,是此波報價止跌回升最大受惠業者。
業者透露,隨著國際大漲看好智慧電視後市,相關硬體對於記憶體需求將同步增加,但DDR1與DDR2目前在業界已無新增產能,身價可望隨之水漲船高,後市看佳。
32.智原USB3.0 明年營收比重增
智原科技(3035)昨(9)日宣布,推出0.11微米鋁製程USB 3. 0實體層IP,智原科技策略長王國雍表示,此產品的推出,將有助擴展智原的ASIC業務,進而協助客戶提升市場占有率,智原估USB3.0可占明年營收10%,比今年5%至10%提升。
智原昨日上漲0.8元,收在60.1元。昨日宣布推出的0.11微米實體層IP,應用範圍包含裝置端的橋接晶片及消費性電子,該公司研發長曾玉光表示,目前所提供的0.13微米與90奈米的USB 3.0實體層(PHY)及裝置端控制器,都先後協助客戶完成晶片設計,並順利進入量產階段。
曾玉光說,相較於0.13微米及90奈米製程,0.11微米鋁製程要完成5G傳輸速率的設計難度與挑戰性高。
王國雍更指出,明年個人電腦的USB 3.0搭載率,預計將有十倍以上的成長。為了滿足這樣強勁的市場需求,智原陸續開發並提供給客戶最具競爭力的方案。
智原與美商睿思(Fresco Logic)合作,主要提供睿思科技USB3.0主端控制器的實體層元件,是國內布局最早的USB3.0 晶片供應商。
法人預估,智原本季因有兩家客戶導入量產,USB3.0相關晶片出貨量持續增加,隨著睿思發表第二代USB3.0晶片,法人預估,智原USB3.0出貨量本季可正式上看百萬顆,明年可占營收10%。
33.華新集團 啟動作帳行情華新麗華集團下華邦(2344)、華東(8110)本季營運逆勢走強,華邦可望成為本季少數獲利的本土記憶體晶片廠,帶動封測協力廠華東本季營收看增5%至10%,昨(9)日股價同步衝高,啟動集團作帳行情。
法人指出,年底年關將近,不少績優集團股在法人買盤簇擁下,陸續啟動作帳行情,尤其營運能逆勢優於產業面、前三季獲利穩健的個股,更是值得留意標的。隨著集團股作帳行情啟動,有助台股大盤持續上攻。
34.瀚荃 今年EPS挑戰5元
TV市場消化庫存接近尾聲,帶動LED TV出貨量增加,面板相關連接器廠瀚荃(8103)業績自11月起回升,11月營收1.74億元,較10月成長19%,由於LED TV後市看俏,瀚荃對明年業績展望至少成長三成。
瀚荃今年切入NB相關連接器,目前已占營收達10%,預估未來占比會提升。翰荃通過四大NB廠認證,有三家廠商新機種採用,配合明年首季英特爾力推平台轉換,有機會淡季不淡。
消費電子的LVDS今年營收貢獻有近倍成長,明年可望再成長。
瀚荃第三季稅後純益9,400萬元,創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4億元,每股純益4.09元,今年前三季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法人預估,瀚荃第四季每股純益挑戰1元,全年可望挑戰5元,創歷年新高。
瀚荃昨(9)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1.74億元,較10月成長19%,比去年同期成長17.27%,主因消費性電子帶動面板相關連接器的需求增溫。
展望明年,法人看好瀚荃在面板、NB及消費電子供應鏈持續成長。在面板供應鏈方面,今年滲透率大幅提升的LED TV,瀚荃供貨產品線包括Converter及Light Bar連接器,可望隨客戶機種轉換。法人預估,瀚荃明年營收較今年成長30%,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純益可望挑戰6元。
35.裕隆業績衝鋒 急擴產
裕隆(2201)汽車11月營收26.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27%,前11月營收更成長六成。因應明年車市需求拉高,旗下納智捷銷售持續看好,裕隆將擴增產能因應,除了擴充人力外,並不排除採取兩班制生產。
裕隆昨日股價收60.8元,下跌0.7元,成交量1.67萬張。裕隆前十一月的累計營收已達到296.9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63.18%,成長幅度極為可觀。
為了因應過年前購車旺季需求,裕隆除了原本的每日加班二小時外,假日也全面加班,務求在元月時滿足客戶端的購車需求,預期12月營收將持續拉高,全年營收勢必超過320億元
36.裕日車 明年獲利看增兩成
各家車廠相繼宣布將在明年元月漲價,並以今年收訂、明年交車方式促銷。裕日車(2227)昨(9)日估計,明年台灣車市元月單月銷售可望突破5萬輛,重現去年底貨物稅優惠到期前的榮景。
由於台灣車市規模持續看好,法人估計,在出貨與營收規模擴大下,預期裕日車明年本業獲利可望較今年成長一到兩成。
裕日車昨日股價下跌1.5元,以145.5元作收。
裕日車表示,由於日圓升值幅度已高,明年元月將宣布裕日車全車系調漲,幅度約在2%到5%之間,但實際的漲價時程將視競爭對手和泰汽車的動作而定。由於日圓升值幅度已高,目前的售價造成毛利幾近於零,第四季本業大致為打平狀況。
裕日車昨日推出的NISSAN ROGUE新款,售價從99.9萬元到119.9萬元間,較原本增加的2萬元,主要是反應配備增加,真正反應匯率調漲、預計將在明年過年以後。預估全年銷售約為2,000輛,較今年的銷量1,500輛,增幅可望達到三成。
車市前十一月總掛牌數已達到29.6萬輛的規模,再加計12月的掛牌數後,到底將達到31.5萬或32.5萬輛的規模目前尚待觀察,各家看法不一,但已是2007年以來的新高紀錄。
37.第一銅華新 營運「銅」樂
資金湧入,銅價每公噸衝破9,000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場估銅明年衝上1萬美元大關,用銅相關廠商掀起漲價效應,第一銅(2009)、華新(1605)等上游龍頭廠,及電線電纜廠商大亞(1609)、大山(1615)都可望受惠。
分析師說,國內用銅產業相當多,上游原料大廠以華新、第一銅最大,第一銅銅板下游產業電子業、五金產業等,至於華新則是亞洲銅條最大供應商,下游有電線電纜、漆包線等產業。
38.長虹 穩居營建獲利王
長虹建設(5534)11月營收昨(9)日出爐,單月營收2.71億元,年增22%,累計前11月營收為62.64億元,年增率92%,成長幅度稱霸營建F4;長虹昨也公布獲利自結數,前11月稅前盈餘為25.4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10.55元,穩居營建族群獲利王寶座。
但在政府積極打炒房、全坤建設(2509)「敦峰」店面流標、「帝寶」遭知名投資客劉媽媽棄標等三大利空罩頂下,昨日營建族群股價慘綠,長虹也跌0.8元,每股收82.3元,全坤建開盤後一度跌停,終場跌2.1元、收30.55元。
長虹、興富發(2542)、華固(2548)、遠雄(5522)營建F4的11月營收均已出爐,觀察前11月營收累計數字,華固、遠雄均較去年略減,唯在12月入帳來源較多的情況下,今年仍有機會墊高。
39.國泰金 前11月EPS 0.68
國泰金控(2882)昨(9)日公布最新自結業績,11月單月稅後純益14.1億元,今年前十一月累計稅後純益達69.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68元;其中,國泰世華銀行獲利表現優異,創下近六年來最佳成績。
國泰金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後虧損還有9.6億元,但下半年業績持續好轉,在國泰人壽獲利好轉後,7月即扭轉國泰金由虧轉盈,並且逐月皆有盈餘。
國泰金控總經陳祖培指出,國泰世華銀行受惠於活存比持續維持攀高、資產品質持續進步、手續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表現突出,11月單月稅前盈餘9.7億元,累計前十一月稅前獲利已達124.1億元,為近六年來最優異的獲利表現,累計每股稅後純益達到2.13元、是今年獲利最佳的子公司。
40.麗嬰房 兩岸擴大拓點
童裝業龍頭麗嬰房(2911)明年在兩岸都是「展店年」,該公司昨(9)日表示,在台灣將首度跨足嬰童用品大店,預計開出兩間店;大陸淨增加店數則至少達300家以上,法人預估將帶動大陸麗嬰房營收較今年成長15%。
麗嬰房在台灣近年來的年營收都維持23億元左右,今年前11 月營收為21.37億元,年減率0.96%。
麗嬰房為開拓新的營收成長動能,將於明年首次嘗試開設嬰童用品大店,以推車、汽車座椅等用品為主的全新通路,只要在台灣經營成功,麗嬰房也不排除將類似的通路模式複製到對岸。
41.東台 被訂單追著跑
iPhone新系列手機大賣,帶動雷射鑽孔機需求狂飆,東台(4526)身為全球四家大雷射鑽孔機製造廠,近期被下游客戶訂單追著跑,預計明年出貨量至少70台、全球市占率突破10%,保守估計將貢獻至少10億元營收,並成為明年營運成長新動力。
東台昨(9)日股價呈現漲多休息,單日下跌0.05元、以36.85元作收,累計11月底迄今的波段漲幅已經達到兩成,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5.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71元,法人預期第四季單季營收將有20億元,全年營收上看6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東台表示,雷射鑽孔機在今年設備展首度亮相後,陸續接獲客戶詢單,近期已經通過客戶認證並出貨兩台,在手訂單更達15台,由於客戶陸續下單,明年銷售相當樂觀。雷射鑽孔機單價1,600萬元,是PCB鑽孔機的三倍,毛利率超過30%,也高於PCB鑽孔機。
東台雖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但在營收維持高檔的帶動下,單季每股稅後純益仍有0.8元實力,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3.5元。此外,東台目前在手訂單仍逾24億元,訂單已經滿載至明年第一季,加上近期出口報價的新台幣基準已經改為29.5元,新台幣再漲的匯損影響有限。
42.統一今年EPS將挑戰2.8元
受惠大宗物資進入傳統旺季與漲價效應,統一(1216)11月單月營收39.2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13%;法人並預期,統一全年營收上看490億元,在本業與業外俱佳的帶動下,全年稅後純益上看12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將有挑戰2.8元的實力。
統一表示,12月進入傳統年節的送禮旺季,肉品與保健食品等相關禮盒銷售,可望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此外,統一專注品牌經營,近期還推出高檔咖啡飲品,效益也可望逐步展現。昨(9)日統一下跌0.5 元、以43.1元作收。
統一11月營收中,以飲料單月營收9.37億元表現最佳,成長率以麵粉較去年同期成長四成表現最佳,而飼料與大宗物資較去年同期成長29.78%僅追在後。累計前11月營收449.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8.63%。
43.南港11月盈餘 大增53%
南港(2101)11月自結獲利出爐,受惠調漲價格成功,該公司11月自結稅前盈餘1.17億元,較10月的0.76億元,大幅成長五成三,單月營運轉虧為盈。法人估,南港全年每股稅後純益力拚1元。
南港表示,11月獲利明顯成長主因,是10月認列員工分紅費用化因素影響,所以10月的基期較低,再加上調整價格,毛利提高所致。
據悉,南港雖然12月已調漲輪胎價格6%至8%,全年調漲幅度也高達18%至20%,但仍無法轉嫁原料成本,南港表示,今年下半年獲利皆面臨遭原物料壓縮的困境,預期此狀況將至少延續至明年第一季。
法人表示,目前南港前11月累計稅前盈餘約7.2億元,全年稅前盈餘則可望上衝8.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則可望有1元的水準,不過受累原物料的高漲,與去年每股稅後純益1.94元相比,明顯不如以往。
44.亞昕 9.7億買大直土地
亞昕國際(5213)昨(9)日公告,以9億7,623萬元買進台北市大直金泰段467坪土地,每坪單價209萬元,未來將在此推案;亞昕國際表示,大直房市條件本佳,又鄰近松山機場,前景看好,因而積極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亞昕國際在12月6日時決議出售位於台北縣林口的1,463坪土地,總金額15.8億元,處分利益達4.3億元,昨日又買進大直土地,進行土地部位調節的意味明顯。
亞昕國際今年以來陸續整理土地籌碼,第一季與第三季都因出售土地而獲得處分利益,加上營建收入,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6.09元;賣地的同時,亞昕國際也持續加碼看好的區塊,除買進位於台北縣新莊副都心地區土地,昨日並進軍台北市一級戰區大直。
亞昕國際指出,昨日買進的土地,賣方是七位自然人地主,價格符合區域行情。大直金泰段可說是近日台北市最夯的區域,包括華固、興富發、宏普與長虹等都已在此布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