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2 02:53
美貨櫃進口恐迎史上最大跌幅 麥考恩示警關稅效應長期衝擊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5年9月1日 週一 下午8:00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航運分析師麥考恩(John McCown)指出,美國今(二○二五)年七月進口貨櫃量較去年同月成長三點二%,看似成長認為這只是短暫喘息,是因為業者在今年八月初新增關稅生效前將貨物提前進口所致。
他提醒,此一微幅成長,掩蓋不了今年剩餘時間貨櫃量恐將出現歷史性下滑。
麥考恩引述,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NRF)預估二○二五年美國進口總量將下降五點六%。他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估計」。截至七月底,今年初累計至今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三點六%,這代表今年最後五個月將出現高達十七點五%的驟降。
麥考恩警告,實際下滑可能更加嚴重,他預計整體趨勢將呈現負成長,部分月份降幅可能超過十七點五%。
他表示,此次下滑代表美國海運貿易格局將出現結構性轉變。與過去金融危機及疫情期間貨櫃量下降不同,當時下滑皆屬於短暫情況;而這一次則源自政策決策,可能帶來長期影響。
麥考恩指出,今年貨櫃量下跌完全由關稅所造成,且目前看不到短期回升的跡象。現在較以往更明顯的是,高額關稅至少在本屆美國政府任期內仍將持續。
除貨櫃量下降,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針對中國建造或營運船舶收費計畫,預期將進一步推高運費。該計畫預定於十月生效,可能導致「整體運能明顯減少,進而推升承運商對進出口美國貨物的運費。
當前即期運費走勢也印證此一預期,德魯里(Drewry)世界貨櫃指數已連續十一週下滑。之前因「美國零售商提前採購而提前進入旺季的階段已結束」,業者正因「美國經濟放緩及關稅成本增加」而縮減採購。
德魯里指出,運費波動及變化時機將取決於川普未來關稅政策,及美國對中國船舶的罰則所帶來的運能變化,這仍具有不確定性。
麥考恩指出,貨櫃航運業面臨貨櫃量損失與通膨影響間抉擇,進口貨櫃量下降越多,商業活動及經濟成長影響越大,但通膨壓力較小;進口貨櫃量下降越少,通膨壓力越大,但商業活動及經濟成長影響較小。
由於美國貨櫃量歷來成長速度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此次逆轉意味全球貿易格局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也將拉大美國與全球貨櫃成長率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