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2 15:54
MIC:外送市場進入穩定成長期 兩龍頭差距縮小
2025-02-12 15:25:17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2)日發布《外送大調查》指出,去(2024)年有71.2%網友使用外送,外送用戶比例與2023年變化持平,但訂閱會員小幅成長1.3%;外送市場已進入穩定成長期,訂閱會員仍穩定的微幅成長,然而難再出現如疫情期間般的爆發性成長。而調查外送用戶常用的前五名平台,兩大龍頭foodpanda與Uber Eats排名不變,但兩者常用差距首度低於一成。
資策會MIC發布《外送大調查》指出,2024年有71.2%網友使用外送,外送用戶比例與2023年變化持平,但訂閱會員小幅成長1.3%、達39.8%。其中,男性訂閱會員較女性多約一成;而不同年齡層中,46-55歲族群訂閱戶比例最高,達44.1%、18-25歲新訂戶漲幅(7.7%)則為全年齡最高。
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分析,外送市場已進入穩定成長期,業者可發展的差異性服務與加值服務逐漸趨同,訂閱會員仍穩定的微幅成長,然而難再出現如疫情期間般的爆發性成長。對於業者來說,在獲取新客的成本愈加高昂的挑戰之下,將更關注於會員經營與提升客單價,增加用戶累積消費金額,以因應用戶流失與使用頻率減少,甚至是通膨對實質消費帶來的衝擊。
調查外送用戶常用的前五名平台,資策會MIC指出,兩龍頭foodpanda與Uber Eats排名不變,兩者差距卻低於一成,從2023年16%縮減至2024年7.5%,foodpanda衰退5.8%、Uber Eats微幅增加2.7%。第三到五名依序為PXGo!小時達、foodomo、街口外送。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2024年約有四成用戶同時使用兩大平台,而只用foodpanda的用戶占27.5%、只用Uber Eats的用戶占20%,進一步與2023年比較,可發現只用foodpanda的用戶減少2.6%、只用Uber Eats的用戶卻增加5.9%,兩大龍頭出現用戶轉移的現象,主要為平台逐漸成熟,乃至於更難創造差異化服務,加上可串流的商家數大致飽和的前提之下,業者是否擁有其他異業服務可增加用戶的品牌黏著度,成為吸引用戶的關鍵。
調查用戶的每次平均消費金額,資策會MIC表示,整體外送用戶有53.9%每次外送消費超過300元,較2023年成長1.7%。胡自立分析,雖然平均消費金額略有增加,然而主要與通膨、外送收費的漲價更相關。進一步關注會員的消費狀況,每次平均消費在300元以上的訂閱會員有64.4%、每次超過600元的訂閱會員有17.2%,明顯高於非會員。
針對用戶常外送的購買品項,仍以餐飲熟食(85.3%)居冠,其次依序為生鮮雜貨(27.5%)、生活用品(21.6%)與冷藏冷凍食品(16%),其中生鮮雜貨較2023年成長4.2%。而會員購買多元品項的需求也高於非會員,可發現會員在生鮮雜貨購買比例41.6%、生活用品31%、冷藏冷凍食品23.8%,比例皆比非會員高出一至二成。
資策會MIC調查用戶停用或中斷使用外送平台的因素,高達68%用戶會受到外送費用過高影響,而有32%用戶選擇自取以取代外送,另外,受到平台服務品質不佳而停用的用戶也有28%、認為不再需要外送服務的用戶有23%。進一步關注各因素對不同年齡層的影響力,可發現36-45歲最在意外送費用過高問題、26-55歲族群更偏好自取,而56-65歲族群最在乎平台的服務品質。調查顯示,會員相較於非會員更在意外送平台服務品質不佳的問題。
進一步調查用戶在意的前五名外送新聞議題,資策會MIC表示,消費爭議的外送新聞獲得最多用戶的關注,也是唯一關注比例過半的新聞議題;其他關注的外送新聞議題,依序為平台抽成商家費用高低、外送員服務品質不佳、外送員事故頻傳,以及外送員報酬沒保障。胡自立表示,隨著外送平台進入穩定成長期,品牌經營也成為業者重視的課題,當差異化服務的區隔性不高,消費者轉移平台的過程將更加無痛,也讓品牌印象成為另一影響消費者是否使用外送平台的考量點。
資策會MIC說明,本次《外送大調查》調查期間為2024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1,068份,在95%信賴區間下,抽樣誤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