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04 18:24
外媒:美國關稅政策或波及新加坡出口、投資及物流等方面
新加坡媒體採訪分析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或波及新加坡出口、投資及物流等方面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2月4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下令自本年2月4日起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以及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引發貿易戰與打擊全球經濟的擔憂。經濟分析師認為,關稅雖未直接針對新加坡,但關稅可能導致的全球貿易量下滑,對新加坡出口、投資及物流等方面的間接影響將逐步顯現。二、 經濟分析師指出,美國為新加坡及東南亞許多國家最大的海外投資者,美國企業倘因關稅而減少在東南亞投資,將對新加坡經濟不利。關稅目前對新加坡尚無直接影響,但間接影響不容忽視。關稅或將造成終端需求下降,新加坡作為供應鏈的一環,訂單出口將受影響。本次川普關稅覆蓋範圍較以往更大,似乎「不分敵友」全面出擊,川普揚言下一個關稅政策對象可能是歐盟。因此,未來不排除對新加坡及東協進口商品徵稅的可能性。三、 經濟分析師表示,川普於2018年首次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開啟中美貿易戰,隨後引發全球的供應鏈轉移,東協被視為「中國加一」戰略的受益者。然而,經濟分析師認為,本次大範圍增加關稅或將對全球經濟成長帶來負面影響,東協國家亦將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不利因素較多,恐難以倖免。四、 此外,目前美國的進口來源中,有10.7%來自中國,較2018年大幅減少5%以上,來自東協的進口則增加4%,達8.7%。其中應包含從中國生產、出口到東協後再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以及中國企業在東協國家設廠生產的商品。美國已關注此點,因此倘美國為進一步打壓中國企業,後續可能對在東協地區營運的中國企業徵收關稅,但因企業可透過股權架構來規避限制,實施起來將有一定難度,因此極有可能對新加坡及東協出口的所有商品皆徵收統一關稅。五、 經濟分析師指出,上週美國商務部調查「深度求索」(DeepSeek)是否透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獲取輝達(NVIDIA)受出口管制的晶片案,引發全球市場轟動。經濟分析師認為,這可能只是開始。倘中、美兩國貿易戰加劇,新加坡很難在大國博弈中保持中立、不受影響。新加坡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但目前來看,川普很可能無視這些協定,對依賴美國市場的新加坡企業是個警訊。六、 經濟分析師表示,增加關稅首當其衝的為製造業,但長期來看,影響將擴及服務業與貨運、貨櫃等物流行業。例如:許多投資東南亞的跨國企業皆在新加坡設立區域中心,從事外匯、金融等業務,倘貿易量下降,該類服務業亦將相應下滑。經濟分析師認為,新加坡企業應開拓多元市場以分散風險,並提升自身的成本優勢與產品優勢,以保持競爭力與減少被衝擊的可能性。(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