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4-11-27 07:32
帶你解讀血常規報告單--1
帶你解讀血常規報告單--1
大家去醫院,醫生經常會讓我們去做血常規。而面對一大串的血常規報告單上的項目數據代表什麼,相信不是學醫的童鞋們就不是太明白了,作為一個前准醫生,今天就帶大家去看一看血常規報告單里的各項指標對應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血常規主要分為三分類和五分類,目前比較大型的醫院都採用五分類計數法。五分類主要包括中性杆狀核粒細胞1%~5%,(0.04~0.50)×109/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細胞0.5%~5%,(0.02~0.50)×109/L;嗜鹼性粒細胞0%~1%,(0~0.10)×109/L;淋巴細胞20%~40%,(0.80~4.00)×109/L;單核細胞3%~8%,(0.12~0.70)×109/L。另外還有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其他血液指標。
下面看一看各個指標變動所代表的臨床意義。
白細胞和血小板低怎麼怎麼回事
血常規化驗單中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化驗結果,白細胞和血小板就是其中的一種,他們一旦減少就意味著有不好的病症出現。
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細胞的減少,常表現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細胞,正常為0.5-0.7,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2、淋巴細胞,正常為0.2-0.4,減少時表明中性白細胞增多。
3、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這種細胞增多意味著可能患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4、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075,這一數據對人的的影響不大。
5、單核細胞,正常為0.01-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