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2024-11-21 18:35
是方贊助數位人道協會輔導社區據點執行「遠距健康促進計畫」已邁入第二年,日前由副總經理蕭明賜(前排右一)帶領同仁前往北投關渡知行教會,與長者們一起進行遠距線上運動課程。 (圖:是方提供)
針對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問題,賴清德總統提出「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政策,特別強調提升醫療品質、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並加強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此政策不僅關注長照需求,更著重於透過預防保健與延緩退化,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減少失能風險,實現健康老化的願景。
是方實踐 ESG 企業社會責任發揮社會影響力
國內首屈一指的數位匯流及 AI 商務應用服務運營商是方電訊 (
6561-TW) 展現企業永續責任,支持並贊助數位人道協會在北投的關渡知行教會推動「遠距健康促進計畫」,致力於促進長者的健康與舒緩社區照護壓力。
透過數位科技推廣讓此計畫不僅成為社區工作者的數位靠山,長者們更可經過諮詢調查,參與符合所需的多元健康促進課程,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延緩老化,以緩解超高齡社會下長者照護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實現長者們健康老化的願景,成為長者照護挑戰可行的社會解方,發揮企業社會影響力。
數位科技促進長者健康 減輕社區與家庭照護壓力
為了因應高齡社會帶來的長者健康照護議題,數位人道協會長期倡議「遠距健康促進計畫」,透過運用數位科技為社區長者們做健康諮詢以及分析,將超過 1800 位專業的醫護專家帶到長輩與長照工作人員的身邊。
透過規劃各式有趣的數位課程讓長輩們有動力聚集到社區據點,輕鬆參與學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識,且更多的社會互動活化長輩們的行動能力與判斷力,慢慢地改變長者們病急就醫、囤藥治小病的不正確觀念,讓每位長輩可以健康在地安老以減少失能人數,如此一來也同時減輕據點工作人員與照護者子女的責任壓力,讓層出不窮的長照悲歌可以獲得舒緩,實現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
是方電訊實際參訪社區據點 與長者互動拉近距離
是方電訊贊助數位人道協會輔導社區據點執行「遠距健康促進計畫」已經邁入第二年,日前由財務部副總經理蕭明賜帶領同仁前往北投關渡知行教會,與長者們一起進行遠距線上運動課程,大夥兒跟著鏡頭上的老師伸展身體動動手腳。
一堂課下來,企業同仁們早已滿頭大汗,蕭明賜笑說:「該上課的是我們,長輩們都我們這些上班族還厲害。」知行教會據點的郭得恩牧師也回饋說:「社區很需要各種多元的健康促進課程,有趣的課程會讓長輩們每天願意固定來據點報到,對於數位工具變得不排斥,還會很自然的跟鏡頭前的老師打招呼,真的很感謝企業們對在地社區的支持。」
全台據點不到 1 成普及率 急需企業投入支持
是方電訊長期投入企業責任以及社會公益領域,與數位人道協會齊心合作,透過贊助協會將「遠距健康促進計畫」推至北投的關渡知行教會,增加了企業在社會參與的深度與永續發展性。但目前全台 93 偏鄉、4000 多個據點,獲得贊助的普及率不到一成,尚有許多急需資源投入的偏鄉據點等待企業的支持與協助。
高齡化社會問題已經普遍發生於身邊,若能有效且廣泛地傳遞正確知識與健康照護,提前預防老人失能,將台灣長者目前將近 9 年的失能時間縮短至 1 年內,就能直接讓 20 萬長輩變健康,也能省下超過 8000 億以上成本,是方電訊期待更多企業能加入支持與數位人道協會一起共同努力,填補完善健康促進知識推廣的缺口,促進醫療平等,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支持。
實踐聯合國永續目標 SDGs
是方電訊與數位人道協會的合作,切實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特別是以下四大指標:
「SDG3_健康與福祉」- 台灣目前城鄉差距過大、醫療及預防保健的資源分配不均,對於老人照顧資源供給不足,尤其高山、離島、偏遠地區不易接近先進醫療設備與照顧品質,慢性疾病惡化程度高進而造成龐大社會與醫療成本的支出,唯有透過預防醫學的補位,強化長輩與照顧者的健康識能,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SDG4_優質教育」- 現行長照 2.0 推行照顧服務員進入門檻低,只需上完 90 小時訓練課程,不受年齡與經驗限制,即可擔任照服員,降低進用門檻的同時,卻也帶來無法兼顧照顧品質的諸多問題。透過數位培力,強化資源連結的能力,經由數位平台為照服員提供線上積分課程,遠距教學培力其專業照護能力,甚至到今年度著重要求的原住民族文化課程長照積分,也可以透過遠距授課,突破交通、距離所帶來的舟車勞頓與限制。
「SDG10_減少不平等」- 因時間限制與交通距離的屏障,導致各地區健康促進資源上的差距,也阻礙了有心服務的外縣市講師,導致資源的落差。數位人道協會透過數位科技導入遠距健康促進課程,提升長者健康識能與數位健促能力,也讓有心服務醫療、運動專家搭建橋樑,一齊為解決長者健康促進照護而努力。
「SDG17_全球夥伴」- 是方強調,永續議題涉及層面甚廣無法單靠單一政府機關、機構團體、民間企業去獨立提供解方,資源的整合尤其重要,透過各單位的共同努力整合各自專長,讓資源效益最大化,並落實改善區域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社會問題,讓長者們實現在地安養、在地安老,健康慢老的願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