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5-09 09:38

七、法句譬喻經——教學品之一

本帖最後由 曾經 於 14-06-07 17:12 編輯
空谷禅韵 慧普法師
2N1VTTnoMCU?autoplay=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1VTTnoMCU&feature=endscreen&NR=1
七、法句譬喻經——教學品之一
經文︰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佛告諸比丘,當勤修道,除棄陰蓋,心明神定,可免眾苦。
有一比丘,志不明達,飽食入室,閉房靜眠,愛身快意,不觀非常,冥冥懈怠,無復晝夜。卻後七日,其命終盡,佛愍傷之,懼墮惡道,即入其室,彈指覺曰︰咄起何為寐,螉螺虫奉(2字合1)蠹類;隱蔽以不淨,迷惑計為身;焉有被斫(ㄓㄨㄛˊ)瘡,心如嬰病痛;遘(ㄍㄡˋ)于眾厄難,而反為用眠;思而不放逸,為仁學仁迹;從是無有憂,常念自滅意;正見學務增,是為世間明;所生福千倍,終不墮惡道。
比丘聞偈,即便驚寤。見佛親誨,加敬悚息。即起稽首,為佛作禮。
佛告比丘︰汝寧自識本宿命不?
比丘對曰︰陰蓋所覆,實不自識也。
佛告比丘︰昔維衛佛時,汝曾出家,貪身利養,不念經戒,飽食卻眠,不念非常,命終魂神,生螉蟲中,積五萬歲,壽盡復為螺虫奉(2字合1)之類,樹中蠹蟲,各五萬歲。此四品蟲,生長冥中,貪身愛命,樂處幽隱,以冥為家,不憙光明,一眠之時,百歲乃覺,纏綿罪網,不求出要。今始罪畢,得為沙門,如何睡眠不知厭足?
於是比丘,重聞宿緣,慚怖自責,五蓋雲除,即得羅漢。』
白話解釋︰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佛陀向所有的比丘說法︰應當一心勤學修道,消除色受想行識五陰的蓋覆,要心靈如明鏡,神智不亂,就能免除世間的苦惱。
其中有一位比丘,內心不能明徹通達世法出世法,每日吃飽就回到寮房,關門睡覺,只是讓這個色身稱心如意而已,無心觀察世間無常之理,茫茫渺渺懈怠過日子,日夜不分只圖舒適享受,但是過了七天以後,他的生命就將要結束,佛陀非常哀愍他,怕他墮落惡道受苦,馬上進入他的房間,用拇指與中指彈出聲響,警示提醒他說︰咄!快起床,為什麼還在睡覺?就像牛馬身上的蟲與螺蚌蠹蟲一樣,隱蔽在不淨的地方,只為了讓身體舒服因而懈怠執迷不醒。有人身上被刀傷而成瘡,那顆心也如同患疾病纏身;一個人遭遇到厄難,是不可以用睡覺來矇混。修道人要深思正法而不可放逸,做為仁者要走仁義的踪跡,從此才能沒有憂愁罣礙,要時常念念涅槃不生不滅的義理,必須要學習正知正見,這就是黑暗世間的明燈,有正知正見的人所得的福報大於一般人千倍,他永遠不會墮落三惡道。
這位比丘聽佛這首偈語,即刻驚醒,他看到佛陀親自到床邊教誨,特別恭敬又驚怕,他馬上下床向佛陀懺悔頂禮。
佛陀向比丘說︰你難道不了解你前世的種種宿命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我被五陰迷妄所蓋覆,實在不了解自己前世的一切啊!
佛陀說︰從前維衛佛住世時,你曾經出家,但是太貪圖財利供養,平常又不念經持戒,吃飽就睡覺,也沒有觀想人世無常之理,命終時你的靈魂便投胎到牛馬身上的寄生蟲之類,時間一過就是五萬年,等到五萬年受完果報,又投生為螺虫奉(2字合1)之水族類,與樹上的蠹蟲,又一一度過五萬年,這螉、螺、恡(ㄌㄧㄣˋ)、蠹四種蟲,生長在冥暗之中,貪圖身體愛戀生命,偏愛生活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以黑暗為家,不喜愛光明,一睡就超過百年,身心纏網在罪業中,不尋求出離生死苦海,現在你的罪報已受完,能作出家沙門,為什麼對睡眠還是這樣貪戀呢?
此時這位比丘聽到自己這段前生往事,內心生起慚愧自責不該貪睡,此時,這位比丘的五陰迷雲頓時消除,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
阿含經云︰『若人正見增上者,終不墮地獄。』
六祖壇經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佛說遺教經云︰『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令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ㄩㄢˊ)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
《讀後感想》
我小時候在鄉間長大,鄉間有太多的事物讓我著迷︰小河流裡抓魚、稻田裡抓泥鰍、撿田螺、田園裡撿地瓜、落花生、溪流裡玩水摸蜆…等。
小河岸邊的野薑花、不知名的小花,清澈水裡游來游去的小魚都讓我在那逗留不去。夏日黃昏夕陽西下,遠山美麗的彩霞也讓我流連忘返。
那時候,大自然常不經意的呼喚著我,因此,讀書對我來說實在是很無趣的一件事。
也因這樣養成我︰喜歡的事物會著迷,不喜歡的事物不勉強的個性,不會因為前途、或想達到某種目的而勉強自己做任何的事。
修行也是如此,剛開始不是因為想往生極樂世界而修行,而是因緣際會聽了老師講佛法深深被吸引而步上修行道。
雖步上修行道,仍保持我一貫的隨性,想到道場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目前,雖然我對佛法有些領悟,平日生活中也在漸修心性,但並未深入經藏。
當我邊看邊打這篇經文的時候,內心有著覺醒,我是應該精進一些了,這是發自內心的需求,想多了解多認識佛法,這與勉強自己去求知是有所不同的。
P.S. 今日適逢母親節祝福全天下的媽媽們 健康快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