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2-11 10:36

2021八大夯科技 深度剖析報你知

2021年全球科技業相當精采,各種新技術與商機持續蓬勃發展;本報選出金牛年最值得關注的八大夯科技,提供讀者參考。



WiFi 6 產值大爆發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2021年WiFi 6商機將延續2020年萌芽的換機需求,愈來愈多元的終端產品支援WiFi 6,加上疫情帶起企業市場及家用市場無線上網需求,將推升WiFi 6換機潮。法人看好,相關概念聯發科(2454)、瑞昱、中磊、正文、智易、啟碁及明泰可望搭上商機。
WiFi 6是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提出的新世代無線網路技術標準,又稱802.11ax,傳輸速度高達9.6Gbps,並降低網路延遲,過去無線網路技術以802.11開台為稱呼,例如802.11n、802.11ac等,但為簡化名稱,以WiFi 6稱之。
根據Gartner預估,WiFi 6企業與中小型商務客戶產值將從2019年2.3億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52.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14%。ABI Research研究預估,2022年全球將出貨達10億顆WiFi 6晶片組,成為備受關注的預測。
業者看好,智慧手機及筆電的主流新產品已內建WiFi 6,終端需求持續增溫,也將帶動用戶端及企業端路由器基地台需求。




3奈米製程 效能躍進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半導體景氣熱,先進製程推進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其中,最新的3奈米技術更是重中之重,台積電已規劃領先同業在今年試產,為半導體業帶來新氣象。台積電技術藍圖顯示,3奈米將較5奈米提高70%的邏輯密度,效能提升15%,功耗降低30%等,並具備最佳的PPA(效能、功耗及面積)。

    台積電衝刺3奈米,今年首季陸續完成材料驗證,新設備也計劃今年下半年陸續進廠調校,並在今年完成試產,2022年量產。南韓三星集團也規劃3奈米目標追趕台積電,喊出2022年量產,但與台積電的製程架構不同。
在3奈米架構上,台積電沿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三星期望藉由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te-All-Around;GAA)來精進製程。
業界預料,初期最大終端應用在iPhone等智慧行動裝置,屆時高速運算領域仍較多使用5奈米,車用領域則集中於成熟製程支援。

5G 專網應用商機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2020年是5G元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5G網路建設延遲,但2021年各界看好電信業者將積極建設5G網路,帶起5G基地台、手機、光纖網路、FWA、用戶端設備及各式各樣5G專網應用商機。


法人預估,2021年全球5G基地台市場約120萬台。資策會預估,2020年5G手機出貨將達2.6億支、2021年達5.4億支。資策會看好2020年到2025年全球電信者將斥資1.1兆美元建置網路,預估2022年至2023年小型基地台將明顯增溫,2026年將占市場基地台數量超過九成。
另一方面,資策會也看好5G在全球製造、醫療及能源等產業的三大應用,預估2026年5G製造市場將成長至420億美元,5G醫療市場將從2020年4億美元提升到2026年的218.8億美元,5G能源將從2020年48.4億美元提升到2026年的216.5億美元。
5G基礎建設的涵蓋率逐漸提升,也將帶起產業應用蓬勃發展,2021年除晶片、基地台、智慧手機、用戶端設備、關鍵零組件之外,資策會也看好產業應用帶起的設備監測、GV/AMR等商機。

光達(LiDAR)元件隨著自駕車技術快速發展。圖為Velodyne的LiDAR掃描儀。(路透)

光達 需求高速成長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蘋果iPhone 12 Pro去年首度導入光達(LiDAR)元件,引爆市場需求高漲後,由於自駕車技術正快速發展,未來光達元件市場規模及需求預料將持續高速成長,成為科技產業新的矚目焦點。
若以目前應用在iPhone 12 Pro的光達元件來說,其光達元件是透過測量光束從物體返回所需的時間,建立所在空間的深度測繪圖,藉此實現增強夜間拍攝人向模式對焦。換言之,有光達元件,使用者就能在夜間時,以極短的時間讓相機對焦拍攝,達到專業相機的水準。
如果光達元件導入在自駕車中,可藉由元件特性,做為自駕車的眼睛,透過光達元件來蒐集自駕車四周環境的訊息,再將訊息傳回車用系統,做出前進、轉彎、煞車、加速等判斷,是實現自駕車ADAS(新進駕駛輔助系統)的關鍵技術。
目前光達元件供應鏈中,上游設計商主要以外商居多,包括高通、LG Innotek、Ricoh以及德州儀器,新進廠商有Quanergy、Velodyne、Luminar與LeddarTech等;下游業者則是砷化鎵代工廠穩懋、宏捷科為主。
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光達應用市場定義包含ADAS、自動駕駛、產業(Industry)、運輸(Delivery)與智慧城市(Smart City)。

智慧手機追求更優化的拍攝效果,多鏡頭、多P數已成主流趨勢。(本報系資料庫)
多鏡頭手機 市場主流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智慧手機追求更優化的拍攝效果,多鏡頭、多P數(塑膠鏡片)已成主流趨勢,高階旗艦機規格更是引領手機市場的重要指標。光學鏡頭一哥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高階鏡頭設計導入仍不少,其中,7P(七片塑膠鏡片)高規的量比較多,8P去年已出貨,9P已設計導入半年,但客戶仍不滿意,現在仍調整中。


另一方面,進入5G時代,也帶動鏡頭需求成長,由於5G手機鏡頭對於影音功能的要求,對光線亮度更在意,因此光圈會更大,若增加鏡片數,有助於管理光線,也讓外界看好,邁入5G時代,鏡頭規格持續升級,且P數增加,有利大立光未來營運動能。
以蘋果首款5G手機iPhone 12規格來看,法人指出,最高規的旗艦機種延續去年iPhone 11的三鏡頭設計,不過,主鏡頭的廣角鏡頭設計由6P提高至7P,讓低光源、夜拍品質因鏡頭數提升,而有顯著強化。
iPhone 12系列四款機種中,高階款的iPhone 12 Pro/12 Pro Max,多了長焦鏡頭及LiDar雷達掃描儀,這有助於更清楚拍攝更遠的物體,至於雷達掃瞄儀則是強化AR精準度,讓低光對焦速度快上六倍。
至於iPhone 12 Pro Max搭載的長焦鏡頭,可實現最遠五倍光學變焦、12倍數位變焦的效果,智慧手機規格持續升級,讓手機拍攝的成像效果愈趨進單眼相機,也因此帶動光學鏡頭廠長線成長動能。


固態電池 電動車利器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電動車成為2021年市場熱議話題,讓電動車安全性提升的固態電池也成為焦點,包括本田、豐田、日產、BMW、福斯集團等大型車廠都投入相關技術研發,鴻海也積極鑽研,預計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具有電池體積更小、更輕、密度更高、更穩定且較不易起火燃燒等特點,堪稱電動車安全性的守護神。
市場傳出,豐田開發的固態電池一次充電即可行駛500公里,且能在10分鐘內完成0%至100%的充電,也因此,固態電池技術演進,可說是電動車「進化」的關鍵之一。
現階段電動車多使用易燃電解液的鋰電池,存在漏液與爆炸的疑慮,因此,使用固態電解質取代電解液的固態電池,成為業界積極推動的發展方向。
固態電解質依存在的型態,大致可分為全固態電解質與類固態電解質,鋰電池可單獨或配合使用固態電解質,若電池使用的電解質、正負極等材料皆為全固態型式存在時,則稱為全固態電池。
台灣已有許多廠商與研發單位投入全固態電池相關研究,包括鴻海、輝能科技、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工研院材化所等。
近期工研院團隊開發出「高能量及高安全樹脂固態電池」,用高離子導電樹脂(NAEPE)材料,取代易燃的傳統電解液;而固態電解質因為在常溫時也可以呈現固態,不需要再加熱讓它固化,還能保有原本電解液高離子導電度,以及改善高電壓穩定性。


量子電視 翻轉視覺

【記者康陳剛/台北報導】顯示面板領域近年發展出許多新興技術,量子點(Quantum dot)技術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加入量子點薄膜的「量子電視」,預期也將成為高階電視的主流之一。
量子點技術可應用在背光模組及濾光片中,在色域表現、使用壽命上具有競爭力,並可以和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面板技術結合,形成QLED、QNED及QD-OLED等多種高階電視品項。


韓廠LG今年推出的QNED電視,就是將量子點薄膜加入濾光片,並搭配NanoCell技術與Mini LED背光模組。三星正在研發、預期今年下半年推出的QD-OLED電視,同樣將量子點薄膜應用在濾光片,不過是與OLED面板結合。三星推出多年的QLED電視,也在今年發布加入Mini LED背光模組的新產品,顯示量子點技術在高階電視的應用很廣。
專業面板市調機構Omdia預期,QLED電視今年市占率將達4.2%,較去年成長0.9個百分點,未來幾年將年年成長,至2025年市占率提升至7.2%。

本報資料照片
Mini LED 開闢藍海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隨著蘋果、三星等科技巨擘將在產品導入演色性更強的Mini LED(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技術,國內億光、富采投控、惠特等相關供應鏈積極布局,分別透過擴產、添購設備等方式,迎接未來市場商機。
Mini LED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尺寸介於LED與Micro LED之間,因此在顯示器內可放入更多LED,增加演色性及色彩對比度,有助提升顯示器用戶體驗,加上尺寸更小,可讓裝置更加輕薄,因此成為品牌廠競相布局的新技術。
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估,Micro/Mini LED產值至2024年可達39億美元,占整體LED產業18%,吸引全球LED廠商搶進市場,藉此拓展新的市場藍海,搶搭這波Mini LED商機列車。
從目前應用面來看,Mini LED在高階顯示器領域很有機會取代掉傳統LED背光,並且複製當年傳統LED取代冷陰極燈管背光源的歷史軌跡;目前全球主要LED廠日亞化、歐司朗、首爾半導體、富采投控等,均已投入應用領域。
至於供應面部分,包括億光、富采投控等國內LED大廠,今年積極擴產,以滿足客戶需求。億光看好明年Mini LED市場需求快速升溫,規劃積極擴產搶市,有信心明年占背光業務營收至少一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