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8-07 06:48

黎巴嫩爆炸慘劇 哭出經濟長期積弱悲歌

黎巴嫩禍不單行,一連串悲劇拖長成危機。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區化學藥品倉庫4日晚間發生大爆炸,把附近地區夷為平地,爆發的強烈震撼波如海嘯一般襲擊首都各地,造成至少100人死亡和超過4000人受傷。(延伸閱讀:宛如原爆!直擊黎巴嫩大爆炸 「整城下起玻璃雨」

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Una Galani和Edward Hadas指出,黎巴嫩政治與經濟長期積弱不振,原本已疲於應付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如今繼公衛緊急事件之後又可能爆發更廣大的人道危機,處境堪虞。

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說,貝魯特大爆炸的導火線是港口存放約2750公噸的硝酸銨,用於生產肥料和炸藥。這些硝酸銨存放了六年,卻一直未受到妥善的安全措施規範。他形容這種情況「令人無法接受」。

更令人詫異的是政府怠忽職守的程度,竟然任由這些危險物質長年堆放在接近市區人口稠密處,以致災難一發不可收拾。

硝酸銨這種物質的潛在危險眾所皆知,有人形容貝魯特這起悲劇有如2015年中國港市天津大爆炸事件的翻版。

但黎巴嫩不像中國那般,有充裕的財政準備金可獨力善後。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的封鎖措施,只是更強化政治危機、銀行業危機與財政危機的連鎖效應。黎巴嫩政府之前已陷入債務違約危機,尚未擬好改革計畫,以便央請國際貨幣基金(IMF)撥付紓困貸款。

即使在爆炸事件發生前,IMF就預測黎巴嫩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重挫12%。黎巴嫩鎊非官方匯率最近貶到7900鎊兌1美元,較3月初的約2600鎊兌1美元價位大跌。惡性通膨是一大風險。人民普遍挨餓,在一個仰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將演變成重大恐慌。貯存在穀倉內的小麥無法使用,全國最大港口又變成了廢墟。

人道危機部分或許容易解決,黎巴嫩內鬥不斷的派系各有國際支持者,可能迅速馳援;國難當前甚至可能促使政黨惡鬥暫時休兵。然而,要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將是更艱困的挑戰。

從一些方面來看,黎巴嫩今日的問題是該國特有的。話雖如此,許多開發中國家和邊境市場國家的政府太軟弱,執法不力,連基本的安全法規都無法落實,因此在災難發生時束手無策,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

再者,疫情導致的經濟傷害已把多國財政推入深淵,名列財政岌岌可危名單的國家與日俱增。眼看災難重創窮困國家,富國通常會伸出援手,這回要求他們慷慨提供資源相助的聲浪只會日益高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