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18 05:57

太陽能股 後市短空長多

太陽能股 後市短空長多
2009-08-18 工商時報 【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商周報導,今年以來,全球信用緊縮與主要原料多晶矽價格忽然下挫,重創太陽能設備製造商的獲利。但長期來看,一些分析師認為,發電價格下降將加強太陽能對傳統發電的競爭力,並且增強太陽能股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一些分析師預估,太陽能面板的需求最快在明年便會回升。多晶矽價格下跌,長期而言是太陽能產業的利多,因為太陽能產業將更具成本競爭力。
瑞銀分析師Robin Cheng上周發布的報告指出,在日照充足的歐洲和美國地區,太陽能發電在2010年將可與傳統發電競爭,即使在日照較少的地區,到了2014年也會具競爭力。「在此之前,太陽能產業仍將依賴政府補助,」報告表示。
全球太陽能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銀行不願放款給太陽能發電計畫。事實上,一些國家的太陽能產業遭遇發展瓶頸。例如,原是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市場的西班牙,去年裝置的發電量達2.67GW(10億瓦),西班牙政府於是將太陽能面板補貼大幅縮小到0.5GW。西班牙市場的成長潛力因此大幅受限。幸好,今年德國市場明顯成長,但不足以彌補西班牙的萎縮。
另外,多晶矽在短短18個月內由供給短缺變成供給過剩,造成太陽能產業豬羊變色。先前簽下固定價格供給合約的面板廠商,非但沒有占到價格優勢,反而慌張地要求重新議定新的合約,或者減計庫存的價值。
Piper Jaffray公司分析師皮徹(Jesse Pichel)表示,美國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的科技最為低價,但在多晶矽降價之後,中國廠商將更具成本競爭力,第一太陽能將被迫降價。他表示,這意味著第一太陽能的毛利率將由第二季的57%下滑,股價更難上攻。
上周以來,數家太陽能公司陸續公布財報,結果大多不樂觀。例如,中國大陸的賽維LDK太陽能公布,最近一季淨損2.169億美元,相當於每單位ADS虧損2.03美元。庫存價值減計1.763億美元,是賽維當季虧損的主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