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27/12774.jpg)
-
55888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7-30 09:36
數位相機產業展望
壹、投資建議
時序步入Q3旺季,各家數位相機代工廠出貨量均放大,佳能方面,7月份仍為新舊機種交替期間,營收約與6月相當,自8月起營收有明顯成長,預估Q3營收為87.94億元,QoQ +17.4%。華晶科方面,7月開始出貨予新客戶Fuji,加上原有客戶柯達提貨回溫,預估7月將有20%的營收成長,整體Q3營收成長率將達134%,亞光方面因新產品微型投影機開始出貨,加上數位相機與手機相機模組步入旺季,預估Q3營收成長率挑戰40%。零組件方面則以應華表現較佳,因Q3有新客戶加入,想像空間大,投資建議上以佳能(2374)與應華(5392)目標價分別為60元與214元。
貳、結論
根據IDC預估,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約為1.2億台,較去年的1.28億台衰退6.4%,明年出貨量亦約與今年相當,達1.18億台。
就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而言,因(a)日幣升值導致日廠自製成本高出台商20%~30%;(b)日系數位相機品牌廠商除Canon外皆有虧損壓力;(c)Panasonic併購Sanyo數位相機代工部門將引發其他日系品牌廠商轉單效應。故今年對於台灣廠商而言,其代工量仍有機會優於去年,預估今年台廠代工量為6240萬台,優於去年的5700萬台,滲透率達到52%。
目前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商產量以躍居全球第一,全球主要品牌除Canon外其餘或多或少均有釋出代工訂單,由於Canon的數位相機仍賺錢,短期無釋出代工訂單的跡象,至於SONY,市場傳言除鴻海(原普利爾)外,將增加另一間代工廠,並釋出DSC機殼訂單,康和認為代工單以佳能接獲機率最高,至於機殼部分,由於應華已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金屬機殼廠,預估接獲機率亦高。
照相手機雖然畫素提升至300萬、500萬畫素,可滿足日常生活拍攝,但若要拍攝高品質照片仍需要數位相機才能達成,加上數位相機錄影效果遠比照相手機好,因此雖然照相手機會出現排擠效應,但仍難撼動數位相機的地位,但會有一定的取代效果。
參、產業概況
09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規模為1.2億台,YoY-6.4%
由於數位相機具有即時顯像、免底片、影像效果處理與檔案傳輸等優點,近年來在售價大幅降價後,激起消費者購買數位相機意願,在歷經多年的高成長期後,市場已漸趨成熟飽合。根據IDC的資料預估,今年受到歐美景氣衰退影響,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約為1.2億台,較去年的1.28億台衰退6.4%,明年出貨量亦約與今年相當,達1.18億台;此外在數位單眼相機方面,過去動輒30%~40%的高成長率亦不復見,預估今年出貨量為920萬台,較去年小幅衰退4.9%,但明年起將恢復成長,預估2011年與2012年將有2位數以上的成長率。
19214
資料來源:MIC
19215
資料來源:康和預估整理
全球數位相機品牌市佔率分析
目前全球數位相機仍是以日系品牌為主,根據IDC的資料顯示,前五大品牌就有三家為日系廠商,前三大包括Canon、Sony與Nikon,在品牌廠商委外代工策略方面,美系廠商因成本考量,早已委託台灣廠商生產,包括HP與Kodak委託華晶科生產,至於日系廠商方面,除Canon外皆已委外代工,包括釋單給佳能的Nikon、Casio與Fujifilm,而另外一家代工大廠Sanyo亦因為獲利情況不佳,將數位相機代工部門售予Panasonic,逐步淡出數位相機的代工市場,預估部份代工訂單亦為國內廠商所接收。因此雖然整體數位相機成長幅度不高,但對於國內代工廠商而言,成長幅度將高於產業平均,根據康和預估,09年國內廠商代工數量仍有9.47%的年成長幅度。
19216
資料來源:IDC
台灣廠商的成長動力來自於日廠持續委外釋單
目前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商產量以躍居全球第一,全球主要品牌除Canon外其餘或多或少均有釋出代工訂單,由於Canon的數位相機仍賺錢,短期無釋出代工訂單的跡象,至於SONY,市場傳言除鴻海(原普利爾)外,將增加另一間代工廠,並釋出DSC機殼訂單,康和認為代工單以佳能接獲機率最高,至於機殼部分,由於應華已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金屬機殼廠,預估接獲機率亦高。
19217
資料來源:康和預估整理
手機相機對於數位相機地位有一定程度的威脅
繼Sony Ericsson發表推出全球第1款800萬畫素照相手機,三星電子緊接其後發表800萬畫素新機,使得照相手機與數位相機解析度差距再度拉近,儘管全球手機大廠積極提高照相手機畫素,但數位相機銷售主流可望由800萬畫素挺進1,000萬、1,200萬畫素,加上廣角與高倍數光學變焦,數位相機在功能上仍領先照相手機一段差距。
目前照相手機主流仍以300萬畫素為主,500萬畫素所佔比例仍低,800萬畫素僅限於高階機種,象徵意味相當濃厚。從成本結構來看,照相僅是附加功能之一,因此,手機業者傾向採用成本較低的CCD感測器,500萬畫素以上目前良率與單位成本仍高,此外,從光學鏡頭設計來看,照相手機仍講求輕薄短小,搭載光學鏡頭勢必會增加產品體積。
2008年數位相機主流落於700~800萬畫素,不過,從2009年開始,1,000萬、1,200萬畫素機種出貨比重可望逐步增加,除解析度提升,各大數位相機廠也積極開發新一代超廣角、高倍數光學變焦鏡頭等照相手機無法提供之功能。其中以日系大廠Panasonic動作最為積極,全系列數位相機除將防手震列為基本配備外,光學變焦鏡頭逐漸由3倍往4~7倍發展,中高階倍數機種倍率可達10~15倍,此外,強化光學鏡片設計,搭載廣角鏡頭機種將越來越多。
照相手機雖然畫素提升至300萬、500萬畫素,可滿足日常生活拍攝,但若要拍攝高品質照片仍需要數位相機才能達成,加上數位相機錄影效果遠比照相手機好,因此雖然照相手機會出現排擠效應,但仍難撼動數位相機的地位,但會有一定的取代效果。
數位單眼相機成為未來成長動力來源
根據NPD Group研究顯示,2007年全美數位單眼相機的出貨量接近150萬台,比起2006年年成長率達36%。銷售額成長率也成長21%,達13億美元。另外根據研究機構IDC的研究顯示,2007年全美數位單眼相機的出貨量達220萬台,其預估2008年將可達270萬台。而且一直至2010年數位單眼相機的成長率都可達2位數字,將成為未來產業的成長動力之一。
此外,數位單眼相機的平均銷售價格也將持續下跌,也將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根據預估2012年平均銷售價格將只須525美元,遠遠低於現今的775美元。在廠商的表現方面,目前仍以日系廠商為主,SONY經過一連串推出新機種之後,市場佔有率開始爬升,未來勢必會威脅Canon與Nikon的地位。根據NPD Group的資料,2008年第一季,Canon市場佔有率為38%,Nikon為28%,SONY達15%。
數位相機的主流趨勢
光學防手震:近期的數位相機,引進了包含電子式(DSP方式) 與機械式(光學式)的防手震概念。其中光學防手震機制,通常是透過鏡組中鏡片或感光元件的移動補償,來維持光軸穩定,補償晃動造成的影響。過去防手震的技術多出現在高倍光學變焦的機種中,這是因為使用高倍變焦拍攝時,更容易受到晃動的影響,也因為機體體積與預算,而較少將光學防手震功能,設計在一般輕薄的隨身機種,不過近來消費機種搭配防手震的比例亦越來越高,預估明年約有50%以上的機種將附帶此功能。
千萬級畫素:今年上半年台灣廠商出貨主力以700萬到800萬畫素產品為主,約佔80%以上,明年預估主力機種華素將往1000萬~1200萬畫素靠攏,但預估自2010年起,由於數位相機畫素已達多數人的需求,預估未來再提昇的速度應會減緩。
高倍數光學變焦:光學變焦的主要目的是拉近所要拍攝的景物,原理和一般相機所運用的望遠鏡頭一樣,是運用光學原理,用不同鏡片的搭配產生變焦效果,將遠處的景物變大,再導入CCD感光耦合元件上,形成影像;光學變焦不會改變原有的畫質與解析度。過去市面上的消費級數位相機中,以3倍光學變焦為主,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鏡頭製作成本的降低,10倍、12倍甚至15倍光學變焦的消費級數位相機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了。
肆、個股概況
佳能(2374)
6月因新機鋪貨結束,加上Lens持續缺貨,營收為22.77億元,MoM-8.9%,累計Q2營收為74.9億元,QoQ+43%,預估毛利率為10.5%,因業外有復興北路大樓售出利益1.8億元入賬,預估EPS為1.23元。
Q3步入旺季,但7月份仍為新舊機種交替期間,營收約與6月相當,自8月起營收有明顯成長,預估Q3營收為87.94億元,QoQ+17.4%,稅後EPS預估為1.09元。
SONY目前為全球排名第二的DSC品牌廠,市佔率約為16%,目前僅鴻海一家代工廠,代工比例為20%~30%,外傳SONY將尋求第二家供應商,將委外代工訂單予佳能,預估有150~200萬台的訂單量,想像空間大。
投資建議上,預估今年佳能EPS為3.79元,若能取得SONY訂單,本益比有往上調整空間,建議45元以下逢低買進,目標價60元。
應華(5392)
6月份合併營收為2.69億元,由於主要客戶佳能(2374)營運成長動能不弱,加上日系品牌廠商亦有逐步擴大委外代工訂單的跡象,預估應華Q2合併營收為9.14億元,QoQ+31.9%,毛利率因規模提昇,預估為27.9%,單季EPS預估為2.49元。
應華於數位相機金屬機殼主要競爭對手為日商copal、日系品牌廠商In House自製與及成(3095),現階段日系品牌廠除Sony與Panasonic外均為應華客戶,因日系品牌廠多半虧損情況下,客戶已有逐步擴大委外代工訂單的跡象,公司表示09Q3將有新客戶加入(推估為Sony),由於Sony數位相機市佔率為全球第二,對於應華營運將有所助益。
投資建議上,預估應華今年營收為45.16億元,YoY+30.3%,稅後EPS為11.88元,目前P/E約15.5倍,短線建議區間偏多操作,目標價214元(18X P/E)。
就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而言,因(a)日幣升值導致日廠自製成本高出台商20%~30%;(b)日系數位相機品牌廠商除Canon外皆有虧損壓力;(c)Panasonic併購Sanyo數位相機代工部門將引發其他日系品牌廠商轉單效應。故今年對於台灣廠商而言,其代工量仍有機會優於去年,預估今年台廠代工量為6240萬台,優於去年的5700萬台,滲透率達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