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4-30 08:52
大趨勢ETF 躍市場新寵
近年科技趨勢快速演變,所謂大趨勢(Megatrend)並不指單一事件,而指事件驅動社會或經濟變革,進而持續發生數十年的現象。
大趨勢現象發生原因,可能是科技突破、經濟結構轉變,或地緣政治變動等影響所致。回顧歷史,有許多大趨勢不斷發生,如個人電腦與行動裝置出現,完全改變人類生活習慣。麥肯錫、瑞士信貸、資誠(PwC)等研究發現,最新的大趨勢又可歸納為「人口結構變化及都市化」、「新能源」和「科技突破」等三大型態。
投資理論來說,投資大趨勢,已是金融業未來五至十年新共識,未來各類型的組合基金與資產配置型ETF,也可能將這些大趨勢產品納入投資範圍,值得關注。
不過,究竟如何界定新趨勢,選到對的投資標的,是近幾年投資業的大課題。根據晨星(Morningstar)調查,受到全球經濟復甦與資金寬鬆影響,被動式投資日漸興起,至2017年底,全球交易所掛牌商品(ETP)已達4.7兆美元,比2013年成長整整一倍,相對2009年金融海嘯過後,更成長三倍之多。
2018年初,全球第一檔ETF、連結標普500指數的SPDR S&P 500 ETF(SPY US),也正式突破3,000億美元。市場預計,2020年整體ETP規模上看八兆美元,足見投資人高度青睞。
也因為ETF受到歡迎,國際級資產管理公司及新創公司紛紛投入,2017年是大趨勢相關ETF蓬勃的一年。
據統計,目前市場上真正使用大趨勢指數的ETF共九檔,九檔產品雖掛牌不久,但成長迅速,彭博統計顯示,這九檔大趨勢ETF,2013年規模僅4,378萬美元,至2017年底,總資產規模已達66億美元。其中是什麼原因,帶動投資人如此蜂擁而至,積極參與?
從投資角度來看,大趨勢是改變未來的關鍵,未來性、遠瞻性及高度投資價值,是相關產品吸金因素,另一原因,也與這些ETF選用的指數獨特有關,打破舊有窠臼,吸引市場關注。
例如iShares 2016年底在倫敦交易所掛牌四檔大趨勢ETF,就是結合歐洲地區老牌指數公司勢拓(STOXX)與全球排名前五的資訊軟體商FactSet,共同產出能代表大趨勢的指數產品,其設計架構,擺脫傳統分類模式,採用FactSet資料庫的Revere分類,真正彰顯大趨勢產業特性。
大趨勢ETF,逐漸受到業界與投資人矚目,可以預期,未來有關大趨勢的產品會積極問世,包括以資產配置為主要訴求的組合基金和資產配置型ETF,也會納入投資標的。(本文摘自《組合型基金:多元資產配置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