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8-03-02 16:47
北市房市政策「穩健下跌」李同榮:不等於健全房市
台北市地政局日前宣布未來四年施政重點,包括發展智慧地政提供更多便民服務、兼顧舊區再生與新區開發的方案丶健全房市政策促使房價「穩健下跌」等三大主軸。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理事長李同榮直言:「穩健下跌不等於健全房市」。
李同榮指出,北市地政局提出房市政策方向,希望讓台北市全球第一高的房價所得比,穩健下跌回歸市場合理性。他直言,政府把房價所得比過高因素,完全歸咎於房價過高,卻避談主要因素是人民所得偏低,17年來台灣GDP幾乎年年成長,但薪資所得卻原地踏步,所有物價丶油價丶民生用品幾乎倍數以上漲幅,房價雖然也一樣倍數漲幅,但因為住房是年輕人貼身需求,且是一筆大數目,因此購屋痛苦指數永遠名列前矛。
李同榮認為,政府健全房市政策正確的治本政策應是以「加速交通建設」丶「擴大都會範圍」丶「廣建社會住宅」丶「促進都市更新」丶「健全房屋稅制」五大要務著手,才能達到穏健房市效益。
但若政府健全房市目的只是要房市穏健下跌,就違反市場自由機制,房價丶油價丶物價丶股價皆然,其市場有景氣技術循環,有漲有跌,不可能只漲不跌,也不可能只跌不漲,更不可能如政府期待的一直穏健下跌。
至於房價多少才算合理?市場自有天秤作用,不宜是官方做主觀的認定或政策干預。既然政府承認官方對市場不能刻意做多,當然政府更不宜刻意做空,政府做多或做空,對市場都有不良的後遺症。
都會房價過高是事實,這主要是因為都會的就業機會較多與人口過度集中因素所造成的供需失衡,治本之道就是疏洪而不是防堵,政府只要「加速交通建設丶擴大都會」,自然縮短民眾通勤交通距離,人口就會逐漸外移,只有疏解人口的擁擠,才能疏解房市的供需,才能疏解過高房價,邁向「價穏量溫」的市場,也才是健全房市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