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0 13:38
中國全面推動清潔環境政策 能活下來就是贏家
中國開始全面推動清潔環境政策,不僅以出乎意料的形式改變企業格局,更加重通膨壓力,全球供應鏈可能不久便將深刻感受到。
大陸企業正紛紛採取嚴格的環保規範,並投資於清潔能源。從鋼鐵、紡織到消費品業,經歷過這場震撼的倖存者獲得更強的訂價能力,使生產者物價持續上升,並將推動全球通膨上升。
建設銀行宏觀經濟研究主任崔厲表示,此一趨勢正在重新塑造中國的營運環境;「環境清潔是現在與未來產業整頓的主要推動力」,預料鋼鐵、造紙及製藥業將更加集中化;「由於工資、土地及抑制汙染的成本上升,中國製造業必須進行投資與升級才能生存,而倖存者也將是受益者」。
例如一些小型紡織業由於無法承擔環保成本,相繼關廠,而深圳雅比紡織品公司便因為之前已經放棄燃煤,改用天然氣作為能源,因而將這些小廠的市占率吃下。公司主管表示,現在已經提高產品售價8%;「這些小廠原來占市場的三分之一;現在小廠消失,對我們非常有利」。
設計、製造、銷售行李箱的新秀麗公司指出,中國抑制空汙而使成本上升,已經對所有同業造成影響;「業者爭取技術勞工,造成工資上升,也加重成本壓力。許多工廠已經關閉,其中多半是一些無力承擔環保成本的小廠」。
這場震撼最先是從去年起衝擊重工業,因為政府關閉老舊或非法的鋼廠、煤礦及煉鋁廠,以縮減產能及抑制空汙。這些措施使全球鋼鐵價格從今年起上漲20%,並引發中國鋼鐵產業的大整併。
現在輪到消費品製造業感受壓力。中國政府不僅對小型且高汙染的工廠斷電,並於7月起禁止廢棄塑膠、紡織廢棄物及未經分類的廢紙進口,使塑膠及紙類價格大漲。
目前製造業的整體景象就是「活下來的就是贏家」,而投資人也注意到這種現象,例如中國三大紙廠玖龍紙業、理文造紙及晨鳴紙業過去一年來股價表現亮麗。
今年廣交會上最明顯的現象,這些這些存活的業者提高售價,賣方絕不輕易讓價。手提箱製造廠安徽技術進出口公司生產的彩色硬殼行李箱今年8、9月銷售量激增80%,廠商也漲價近10%。銷售人員表示,客戶最初無法接受;但由於所有賣家都漲價,非接受不可。
阿根廷成衣零售商Roxana Fernandez表示,今年廣交會上的價格大漲20-30%;「漲價是因為環保政策,我們只好重新評估從中國採購的數量」。
不過一些低階的襪子、鞋類及成衣製造業者表示,他們的實力還無將新增的成本充分轉嫁到售價上。
今年1-9月中國生產者物價比去年同期已上漲6.5%;這股漲價壓力經過幾個月的延滯後,最終勢必將轉嫁到消費者物價,及全球的供應鏈價格上。
在長期間,由於中國的供貨價格上漲,將使全球的成衣買主加速移往其他市場。沃爾瑪、Target及迪士尼等大買家已大量轉移採購地點;新秀麗公司也擴充歐洲及印度的行李箱製造規模。但玩具類由於缺乏替代來源,售價只能水漲船高。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者朱海濱指出,中國勞力密集產業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升級,一是出走。未來供應商數將大幅減少,但品質更佳,且有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