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ant 發達集團專員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5-27 13:56

中國鋼鐵企業稱若接受鐵礦石降價33%會虧損

中國鋼鐵企業稱若接受鐵礦石降價33%會虧損
星島環球網消息:日本鋼鐵企業新日鐵與力拓達成今年首個鐵礦石長期協議,粉礦比去年下降32.95%,塊礦下降44.46%。對此,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高層表示,如果中國也接受該降幅,中國絕大多數鋼鐵企業將處於虧損狀態。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曠日持久的年度鐵礦石長期合同談判僵局終於被日本最大的鋼鐵企業新日鐵和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力拓打破。昨天,力拓發表聲明稱,已經與日本新日鐵公司達成2009年新財年度鐵礦石合同價格,粉礦和塊礦分別比去年的長期合同價格下降32.95%和44.46%。
對於新日鐵談出的降幅,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高層在接受CBN記者採訪時坦言,如果中國也接受該降幅,沙鋼幾乎無利可圖。沙鋼的生產成本在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已處於非常低的水準,如若沙鋼都沒有利潤可圖,中國絕大多數鋼鐵企業將處於虧損狀態。
雖然這是近8年來鐵礦石年度價格的首次下跌,但亞洲鋼鐵企業用得最多的粉礦的價格,仍高於市場此前普遍預測的降價35%甚至以上的水準,更與中方要求年度合同降價40%以上有一定的差距。
昨天,今年首次負責協調此次鐵礦石談判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選擇了沉默。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國接受這一價格,很多鋼廠又將陷入虧損,如果不接受這一價格,目前已經岌岌可危的基準定價機制將再次被撕破。
根據力拓和日本新日鐵達成的礦價協議,皮爾巴拉地區混合粉礦(Pilbara Blend Fines)和楊迪粉礦(Yandicoogina Fines)均執行價格97美分/幹公噸度,比去年的合同價格下降32.95%,而皮爾巴拉混合塊礦(Pilbara Blend Lump)價格則定為每幹公噸度1.12美元,比去年合同價格下降44.46%。
年度鐵礦石談判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執行,不過由於供需雙方對今年鐵礦石價格的降幅無法達成一致,談判一直拖到現在。
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價格協議,也是今年達成的首個鐵礦石長期合同價格協議,目前,包括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內的其他鐵礦石生產商仍沒有與任何鋼鐵企業達成一致。
按照慣例,如果全球任何一方達成了鐵礦石的長期合同價格協議,全球其他鋼廠和三大礦山企業都會跟隨這一價格,不過,去年這一慣例已經被撕開了一條縫,在巴西淡水河谷與鋼廠達成年度長期談判價格後,澳大利亞兩大礦山企業以運距較短為由獲得了更高的漲幅。
昨天,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都沒有對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價格協議發表公開評論,不過,三大礦山企業之一的一位高層則對CBN記者表示,這一價格應該會被其他兩家礦山企業接受。
力拓鐵礦石部門首席執行官沃爾什(Sam Walsh)在昨天的聲明中表示,力拓對於與日本領先鋼鐵企業新日鐵達成此項協議感到十分高興。 “我們認為這份協議對雙方而言都是現實的成果,它反映出全球鐵礦石市場狀況以及我們客戶當前所面臨的艱難市場局勢。”
中方對此次鐵礦石談判價格的底線一直沒有改變過,即至少要回到2007年的水準,也就是澳大利亞礦價要降低45%,巴西礦價下降40%。
聯合金屬網的分析師胡凱告訴CBN記者,目前中國鋼廠主要用的是粉礦,使用塊礦的比例只有約19%。按照日本新日鐵與力拓達成的新年度價格協議,粉礦的離岸價(不包括運費)達到了每噸62.08美元,這比現在的現貨價格還要稍高一些。因此胡凱預計,隨著年度長期合同“首發”價格的確立,鐵礦石現貨價格也會隨之上揚。
胡凱認為,即使中方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打破日本企業確立的“首發價”,從另一方面說也意味著鐵礦石談判傳統的基準價格機制被進一步瓦解。
目前,中國的鋼鐵企業一直是傳統的長期價格機制的擁護者,而必和必拓已經在極力推行鐵礦石價格指數定價,並在新簽合同中都要求以指數定價。最近,力拓和淡水河谷也都在抓住中國礦山關閉和現貨價格下跌的機會,向中國的現貨市場出口更多鐵礦石。
多位分析師預計,中國開始會不接受這一協議價,但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好于國際市場,真要談出低於日本新日鐵的價格難度很大。而如果未來現貨價低於協議價,鋼廠可能會繼續購買現貨礦而不執行協議價,那麼鐵礦石協議價的意義和影響就大不如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