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8858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5-07-13 17:13

央行:不動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15年7月13日電)針對6月底台灣外匯存底已達4214億美元,為何不動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中央銀行今天表示,流動資產扣掉流動負債後的營運資金僅1152億美元,不成立主權基金。
央行指出,6月底台灣外匯存底,即類同國家的流動資產,雖達4214億美元,但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市值,即類同國家的流動負債也有3062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的73%。流動資產扣掉流動負債後的營運資金僅1152億美元。
央行強調,外匯存底與主權基金的目的迥然不同,二者操作原則必然不同。
針對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央行說明,早期的SWF,是由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在1953年,以及阿布達比在1976年所成立,在油源將逐漸枯竭,為後代子孫維持購買力的考量下,把出口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投資於期限較長、風險較高的資產,以換取較高的報酬率。
近年來,由非產油國成立且規模較大,並為各界注意的主權財富基金,以新加坡的政府投資公司(GIC),以及中國大陸的中國投資公司(CIC)為代表。
這兩個主權財富基金都由政府發行公債,取得本國幣別的資金,交給兩家公司GIC及CIC,在外匯市場購買外匯,進行海外投資。
國際間,各國政府的退休基金也被列入廣義的主權財富基金。其中規模最大的為日本政府退休基金(GPIF),規模約1.26兆美元,近年來GPIF並逐漸增加海外投資比重;其次為挪威的政府退休基金(GPFG),規模也達8780億美元。
台灣在勞動部成立後,勞保、勞退及國民年金即委由勞動部操作,如再加上銓敘部主管的退撫基金,總規模相當龐大,5月底已達新台幣3兆4557億元,近6年平均年增率且達15.4%,也已經有相當大的部分投資海外資產。
央行強調,行政院副院長和考試院副院長定期共同召集會議,對政府基金的運作進行檢討。台灣退休基金雖無主權財富基金之名,但已有其實。
主權財富基金追求報酬的極大化,多將資金投資於全球的股票、大宗商品、不動產、對沖基金及私募基金等。但高報酬也承擔了高風險。
央行以2008年9月15日美國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為例,全體主權財富基金虧損6000億美元;其中挪威的政府基金就虧損了907億美元,約基金的1/4。
央行認為,主權財富基金規模逐漸龐大,某些基金操作進出非常頻繁,會干擾投資目的國,尤其是小型而高度開放國家的金融市場;因而有人比喻為「大白鯊躍進小池塘,引起水花四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