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金牌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1-01 03:25

投資225億 聯電12吋廠准登陸

台灣12吋廠晶圓廠登陸由聯電拔得頭籌,經濟部昨(31)日宣布,經審查沒有技術外流疑慮,並提出增資與擴產等附加條件之下,通過聯電及和艦以7.1億美元(約新台幣225億元)投資廈門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公司一案。
若聯電未來落實允諾的投資條件,後續出資金額全數到位後,總投資13.5億美元(約新台幣428億元),為歷年台商對陸投資第二大,也是近兩年最大的赴陸投資案。聯電昨天收盤價14.75元,上漲0.25元。
投審會昨日召開2014年最後一次委員會議,通過聯電申請以自有資金4.5億美元暨中國地區投資事業和艦自有資金2.6億美元,合計7.1億美元,間接投資廈門聯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從事經營12吋晶圓鑄造、積體電路製造及銷售等業務。
投審會與工業局皆表示,此案在聯電承諾六大條件下通過,包括聯電必須加碼在台投資,未來三年落實南科12吋晶圓廠投資計畫,平均每年資本支出將投入逾13億美元,同時要加強研發投入、採購固定比例本土材料、未來三年在南科新增3,000名就業機會等。
投審會官員表示,未來會要求聯電每季向投審會及工業局回報投資案執行情況,若未落實承諾事項,將不予核准後續投資。
聯電去年10月下旬向投審會提出申請,經濟部召集關鍵技術小組審查後認為,聯電擁有的最佳技術為28奈米,此次赴陸投資僅為40與55奈米,沒有技術外流之虞。

股價僅台積1/10 為何?
聯電參股廈門12吋晶圓廠投資案,是繼和艦案後,台廠率先在大陸插旗12吋廠,透露聯電決策層敏銳的觀察力及布局,能否藉由此投資案重拾昔日光彩,外界拭目以待。
聯電和台積電號稱晶圓雙雄,兩家公司製程一度在伯仲之間,聯電成立更比台積電早七年,但是去年股東會,聯電股東抱怨多年來投資股票不但沒回收,股價還節節滑落,甚至一度擔心所有投資全付諸東流。而反觀投資台積電的股民,不但每年穩定配息,股價也節節創新高。
台積電昨(31)日封關日,股價收141元,還原權值後,幾乎創歷史新高,市值也站上3.65兆元;聯電股價雖有起色,但仍只有14.75元,僅及台積電股價的十分之一。
兩家公司都以純晶圓製造為主要經營模式,但經歷近30年的演變,台積電股價及市值持續創高,聯電股價則在低檔區間整理。
業界分析,兩家差異是在台積電堅持技術自主,因此,在技術和國際半導體霸主英特爾差異愈來愈小下,自然形成滾雪球般的效應,以更靈活的代工模式,成為無晶圓廠倚賴對象。
聯電長期與IBM技術聯盟,得支付龐大的技術授權,成為聯電沉重包袱,尤其是客戶愈來愈集中化,技術一旦落後,商機全失。
聯電在28奈米製程的業績也與台積電有一段差距,以台積電28奈米合計20奈米,第3季合併營收已逾三成,聯電28奈米卻只有3%,而且營收母體還差了上千億元,這也道出為何台積電股價持續創高,聯電股價卻還難站上淨值的關鍵。
不過,聯電認為,物聯網應用將帶來翻身機會,物聯網很多晶片的應用,不一定得全要用先進製程來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