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心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09-04-10 15:28
把自信與友善寫在臉上
一個大學社團的新生歡迎會上,幹部依例請新生們「自我介紹」。當一女生被點
>名站起來時,她羞怯地說:「我叫李×萍,很高興來參加這個社團……我比較害羞,但
>我是很好相處的人,希望大家多來找我玩!」
>
>接著,輪到另一女生,她說:「大家好,我叫吳×卿……我的個性比較內向,不過
>我也是很好相處的人……希望大家常來找我聊天!」
>
>接下來,輪到一男生,他說:「大家好,我叫陳×誠,我有很多優點,相信大家跟
>我相處久了,就會知道,希望以後大家多來發掘我的優點……」
>
>在旁的一男學長聽到這裡,實在按捺不住,站起來說:「喂,拜託你們不要一直說
>『我很好相處,希望多來找我玩』、『我有很多優點,請大家多來發掘』好不好?我們
>都是大學生了,我們要學習主動關心別人、照顧別人,而不是坐在那邊,只會等別人來
>關心你、照顧你啊!」
>
>學長這麼一說,許多女生都紅著臉、低著頭。
>
>學長接著又說:「你們要搞清楚,沒有人天生有義務要對我們好,而是我們要主動
>去關心、照顧別人,才會交到好朋友!? 狴H,你們要記得,『朋友』和『爸媽』不同,
>是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的!」
>
>此時,一男新生舉手說:「報告學長,我覺得『爸媽』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
>--『我們』是天上掉下來的!」
>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曾對東京、大阪的二十歲至四十九歲的日本人進行「人生課題
>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為,「結交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
>
>可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也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區」
>(comfort zone)裡,而疏於主動結交朋友、也少主動與朋友們連繫;每個人都渴望
>認識好朋友,卻吝於「先給予、先付出、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過去談得來的朋友,
>咱們多久沒連絡了?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問候、寫個卡片關心他們?
>
>我就曾打個電話給久未連絡的朋友,他很高興地說,他剛好要組一個「未婚男女遊沙
>巴」的旅遊團,有廠商贊助,邀我一起免費同行。就這樣,我與一群未婚男女到馬來西
>亞一遊!
>
>所以,朋友是生生不息的「長青植物」,也是「蔓藤植物」,它可以長得茂盛翠
>綠,來擴大我們的生活圈。記得我有個女性朋友,已超過適婚年齡,但一直小姑獨處;
>其實,她滿喜歡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對她也有好感,但他們兩人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平
>淡關係。
>
>我曾告訴她:「妳可以主動一點,約他吃飯、看電影、逛街啊,妳總要為自己製造
>點機會啊!」可是,這女孩回答我說:「這不是我的風格!」
>
>「是,是,這不是妳的風格,但妳知道嗎,『妳的風格』會讓妳一直等,等到妳變成老
>姑婆!」我說。
>
>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 滬榆獢A但那些風格就是對的嗎?如果「不主動親近別人、
>不主動結交朋友、只要別人來發掘我的優點」,就是我們一成不變、堅信不移的風格,
>則咱們的人際關係很難突破呀!(因此,這女孩至今還是小姑獨處!)
>
>有人委屈地說:「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處,只是不好
>意思找你!」的確,「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們與別人溝通的「心理障礙」,
>我們一定要把它除去啊!
>
>你相信嗎,我認識另一個女孩,她說,她在補習班上課,準備重考大學的一年期
>間,沒有認識班上任何一位同學。真的,她一向獨來獨往,上課時間到,就走進教室,
>下完課,就獨自回家去,一年之中,未曾和其他同學說過話;這就是她的風格--「不
>喜歡主動和他人交談」。現在她大學畢業,工作多年,也一直未婚。
>
>曾有一職員,在工作上犯了錯誤,當長官指責他時,他反駁說:「沒有人告訴我不
>能這麼做啊!」長官聽了,很生氣地說:「什麼叫『沒有人告訴你』?你有主動問過其
>他同事、或來問過我嗎?如果你懂得主動請教別人,你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嗎?」
& amp; gt;
>是的,當我們到一個新的或陌生的環境,都需要調適自己的心境,並提升「與他人
>交往的能力」;因為,在工作場合中,最忌「獨行俠」--獨來獨往、擺冷面孔、不主
>動認識別人、不主動請教他人!
>
>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將「自信與友善寫在臉上」,讓對方清楚地看到。不過,自
>信並非是「自吹自擂」,深怕別人不能記得自己的長處;其實,和他人初次見面,愈是
>表現出「我是憨厚的老實人」,愈能激起別人樂意和我們交往的意願。如果說話「愛吹
>牛、又誇張」,只是忙著吹噓自己、推銷自己,就會惹人厭啊!
>
>
>
>
>
>假如,我們需要「搶救人緣、改頭換面」,不妨試試:
>
>1.趕快打個電話、寫信、或 e-mail 給一些久未連絡的朋友。
>
>2.拜託朋友一些小事,並問他,你是否可以幫他做些什麼?
>
>3.約些朋友來喝喝茶、聊聊天、敘敘舊。
>
>4.談話時,「多發問、多傾聽」,可引導對方發言,維持良好氣氛。
>
>5.多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讓對方暢所欲言。
>
>6.多注意自己的表情,並把最愉悅的神情,留給對方。
>
>7.尊重對方的意見,切勿經常「否定、反駁」對方。
>
>8.多主動請教「對方的專長」,並適度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