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2-01 18:33

經濟選民開心不起來 藍色「經濟牌」失靈

執政的國民黨強打「經濟牌」,但9合1選舉結果卻慘敗,為何「經濟牌」失靈?深入剖析約是「經濟創富分配不均」、「政府效能低落」、「股市政策厚外資輕內資」、「經濟傾中風險高」、「FTA議題政治操作過當」5大原因。
回顧選前1個月以來,在經濟議題方面,執政黨一直主打民進黨的弱項「兩岸經貿牌」,搭配「FTA恐嚇牌」,以及在野黨、太陽花公民運動阻擾兩岸貿易協議,將斷送得來不易的經濟果實與競爭力,火力在選前最後2週的中韓FTA議題達到最高點。
此外,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這一位超級助選員,不辭辛勞在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站台;另有22個工商團體,在選前附和行政院長江宜樺的財經政策,希望打動「經濟選民」。
但從事後的選舉結果來看,執政黨慘敗,為何「經濟牌失靈」?一般升斗小民抨擊最力的不外乎是「貧富不均」,但若從企業、股市投資人的角度剖析,發現也是一肚子怨氣。總結之後,約有5大因素。
(1) 經濟創富分配不均:
今年以來,全球車市買氣暢旺,蘋果iPhone6系列產品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熱銷,台灣的電子產業、機械、汽車零組件的出口表現亮眼。
數字反映在企業的營收上,以今年第3季為例,上市櫃公司營收為20兆2,645億元、年增4.6%。其中,製造業的營收年增4.3%,為2011年以來最高增幅;營業利益年增26.3%,營利率5.6%高於2013年之4.5%;稅後淨利年增25.4%,淨利率5.2%亦高於2013年之4.4%。
但是,一般勞工的加薪幅度依舊緩慢,且今年以來國際原物料大跌,以攸關民生的油價來說至今跌幅超過40%,「黃小玉」等農作物的跌幅則將近60%,但中油的浮動油價、食品的終端售價卻未見立即反應,引發民怨。
(2) 政府效能低落:
過去20年台灣苦嚐製造業西進、產業空洞化的副作用,近年來台商也表達希望「根留台灣」,希望政府提供所需的土地、稅負優惠等資源,但「藍綠惡鬥」讓企業界深惡痛絕,馬政府的效能也似乎不令台商們滿意。
以台灣機械公會為例,8年來積極推動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但該會理事長徐秀滄就對媒體提出批評,精密機械園區「迄今仍未見落實,讓業界備感失望」,廠商都想根留台灣,卻苦無設廠土地。
(3) 股市政策厚外資輕內資:
政府為了吸引外資進場台股,提出不少稅負上的優惠,但是與內資相比,比例過於懸殊,被投資人痛批這是不平等差別待遇。
內資領到的股息股利必須納入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40%到45%,2稅合1抵扣減半,還要負擔2代健保附加費。反觀外資,卻不必繳納二代健保附加費,股息股利又可分離課稅,最高稅率僅20%。
(4)經濟傾中路線風險高:
兩岸暫時擱置統獨爭議,加速經貿往來,一直是馬英九政府自豪的政策,希望改變民進黨時期的「鎖國」狀態。
但是,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內需不振,中國的人治社會色彩濃厚,讓台商警覺到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東協、印度市場的消費力崛起,美國開發頁岩氣降低製造業的生產成本,台商因此降低中國的投資比重,轉移到其他國家,以分散風險。
這個趨勢的改變,也就不能理解,為何馬政府一向自豪的兩岸經貿政策,已經不再百分之百打動台商了。
(5)FTA議題政治操作過當:
簽署國際與兩岸之間FTA的急迫性,是馬政府在9合1選戰的主軸之一,由經濟部長杜紫軍擔任頭號戰將,頻頻在媒體大力做政策宣傳。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也一度以此為命題,向對手柯文哲下戰帖進行辯論。
但引起外界納悶的是,FTA屬於元首級的議題,與縣市長百里侯的選舉關係並不直接,民眾關切的還是食安問題、物價飆漲等日常民生。此外,FTA對台灣的衝擊,在網路上掀起一陣陣「官民論戰」,各領域的專家群起「打臉」財經官員,批評執政黨誇大FTA的影響性評估。
若是從選舉結果看來,FTA的議題確實有點政治操作過當了。
最後,如何挽回「經濟選民」的民心,不只是執政黨的嚴肅課題,更是在野黨要積極面對,台灣經濟才有可能再創新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