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卡丘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1-19 09:03
最壞還沒結束 利多都是逃命
最壞還沒結束 利多都是逃命
2008年11月19日蘋果日報
名家開講
自營商操盤人日記
國際經濟情勢嚴峻,美股連續兩天大跌,讓亞股欲振乏力,台股更是直接回測4300點,雖然驚險守住4300點,不過空頭氣氛仍舊非常濃厚,而在空頭市場中,其實只有一個定律,那就是「只有趨勢,沒有價值」。
怎麼說呢?昨日台股很明顯只靠金融股撐盤,主要是因為金融股是政府護盤的標的,而表現突出族群落在證券股身上,不排除是對放空解禁的提前反應,不過一旦提前反應,等到放空禁令解除後,其實也就是利多出盡的時候。
明年失業步入高峰期
電子股則是近期最弱勢的族群,昨日跌停族群從高價股到IC設計等等幾乎全面倒,顯示市場擔憂消費電子銷售惡化情況日漸升高,像是晶豪科(3006)、松翰 (5471)等,都已經跌破2001年3411點的價位,但台股指數仍撐在4305點,如果跌破前低4110點,其實也不必太意外。
舉鴻海為例,雖然市場有一派說法認為鴻海明年可以賺8、9元,但股價現在僅56.8元,本益比看似非常低,不過獲利數字可能已經明顯高估,明年應該會有一波下修,因此這種方法來判斷股價價值,一樣也沒有意義,這就是我說的,空頭市場只有向下這種趨勢,而沒有價值的原因所在。
空頭市場特性就在於反彈每每無法過前高,卻屢屢跌破前低,這波就是很明顯的向下趨勢,因此如果這波解讀為打第2隻腳,我想可能也太過於樂觀。
我認為,以目前市場狀況來看,景氣下滑的效應,現在才要慢慢展開,預期失業率到明年首季之前應該都戶逐月攀升,部分小廠甚至還可能發生倒閉潮,所以現在其實還不是最壞的狀況。
消費券概念股不再追
在空頭市場中,其實只要逢利多都是給投資人逃命的機會,握有股票的投資人,都應該先找賣點。像是這波下跌過程中,像是江陳會創造兩岸股一波反彈、這次消費券又給食品百貨帶來反彈,這個時候投資人都應該先找賣點而不是跳進去搶短,目前投資策略還是要採取保守政策,降低持股比重,握有現金才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