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42/34236.jpg)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05-18 22:47
5/19號傳真稿筆記..
大盤震盪 個股分歧
根據第一季季報與4月份營收來看,各產業和次產業的能見度已非選擇持股的唯一準則。基本面佳的個股諸如宏達電、上銀、可成等皆面臨漲多修正壓力,一些股價位階偏低的次產業諸如IC設計、零組件等,儘管財報乏善可陳卻已有否極泰來之勢,因此即使行情震盪,持股風險相對較小。
按照股價位階來看,漲多橫盤的股票注意其橫盤後的趨向,以晟銘電為例,目前價位盤整已近2個月,若盤整後往上突破固可續抱,惟若往下跌時其均線勢必隨之反轉,屆時殺傷力不容小覷。而跌深破底股在未見到底部雛型時亦不能輕率低接,尤其是產業進入淡季或不夠明確的股票,諸如勝華跳空下殺時的缺口和大量,都將是未來彈升時的障礙,而融資餘額創歷史新高亦顯其籌碼凌亂,因此在月線走平前皆不宜深入。
電子股第二季裡仍處淡季,加上匯損、缺料等問題亦續為困擾,次產業裡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相關股票雖有頗佳的產業能見度,但股價已來到必須有持續性利多和優於預期的業績才能支持住的程度,蘋果下修營運目標和遞延出貨恐將以利空解讀,要盯緊宸鴻等幾檔領頭羊的走勢。
中概股在兩岸題材正夯的氛圍裡雖受矚目,但仍應注意大陸密集調升銀行存準率的緊縮貨幣效應,尤其是陸股(上証綜合)月季線死亡交叉的弱勢仍未扭轉,並觀察2828點關鍵轉折守不守得住,這些指標需有正面回應才能對兩岸題材股有較高期待,否則緊縮貨幣政策和破底的陸股難免會進一步的壓抑中概族群。
「馬友友」集團股近時以裕隆集團股走勢最為強勁,但觀察中信、潤泰、統一、長榮等旗下個股表現卻顯得參差,難謂選舉行情開始啟動;至於中視、倫飛等間歇性的漲停,從介入券商來看亦較接近市場主力的借題發揮,因此暫不宜隨題材起舞。
總統選舉行情與政策利多都是多頭今年可期待的有利方向,但從慣性而言應是下半年的焦點,若牽強附會於此時恐勝算有限;尤其是美元指數強彈及國際股市震盪偏弱,透露出熱錢的變化,在環境情勢撲朔之際,能攻可守的選股操作策略仍是避險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