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c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25-08-29 18:54

房貸之亂超乎預期? 專家揭銀行荒唐操作:交屋即斷頭

投資客找錢的經驗豐富,有些人就乾脆去民間融資借錢、促進地下經濟
上面是何XX說的喔!
成交總價為2900萬元 銀行鑑價為4200萬元
-->市價至少4500萬
賺了1600萬價差 你是來炫耀的嗎?
好會投資啊~~~~~
房貸之亂超乎預期? 專家揭銀行荒唐操作:交屋即斷頭
 2025/08/22 16:18 好房網

央行祭出「限貸令」讓購屋族叫苦連天,不少人都因貸不滿8成陷入斷頭危機,受害族群早已從投資客蔓延至剛需首購族,就連專家都坦言,原本相信央行、金管會承諾「打炒房、房貸資源優先給首購和自住客」,但實際詢問第一線交易狀況卻發現房貸市場根本「亂成一鍋粥」,過去經驗已不適用現況,房貸亂象遠比預期嚴重。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央行雖從去年就設立申訴專線和投訴信箱,還堅稱「投訴案例極少」,但一般民眾很少人知道有申訴專線與信箱,就算投訴了,處理結果還沒出來,恐怕就先違約。更別用以前的收支比經驗來看現在的貸款市場,直言:「如今一切是銀行說了算,既有經驗正被全面解構中」。
 
何世昌點出政策上的兩大不合理,其一是「限貸令回溯措施」。他指出,一般政策法規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並不會回溯實施,然而限貸令回溯卻讓多年前在雙北市以外地區購買預售屋,且成交總價低於4千萬的人成為最大苦主,這些案例從成交到預售屋完工交屋經歷3、4年,房價漲超過4千萬,變成央行認定的「高級住宅」,撞上豪宅限貸令,貸款成數只剩3成,交屋通知頓時變成斷頭通知。
 
其次是「鑑價與放款認定多頭馬車」,何世昌表示,「豪宅限貸令」斷頭違約情況比預期嚴重,甚至出現「鑑價取其高、放款取其低」的荒唐現象,舉例來說,民眾2022年在高雄買一戶預售屋,成交總價為2900萬元,準備了4成頭期款1160 萬元,預計交屋時向銀行貸款6成、約1740萬元。
 
但今年建商通知對保、交屋,銀行鑑價為4200萬元,受「豪宅限貸令」約束,貸款上限只剩3成。雖然4200萬元貸3成只有約1260萬元,比預估的1740萬元少480萬元,但跟親友商借湊一湊應該可以過關。但沒想到,銀行所謂的貸款上限3成,竟是以民眾成交總價2900萬元為放款基準,所以只願核貸870萬元。翻倍價差讓民眾只能眼巴巴被建商沒收15%違約金。
 
更顛覆外界想像的是,原以為限貸令會打趴投資客,但實際狀況卻是多屋族順利交屋比例高,因房貸斷頭違約的大多是首購族。何世昌透露第一線業者說法,撇開財力造成銀行差別待遇,若投資客、首購族都無法在銀行借到錢,兩者的應對方式大不同。首購族沒經驗、沒門路,大部份只能跟親友調頭寸,調不到的話只能賠錢違約。投資客找錢的經驗豐富,有些人就乾脆去民間融資借錢、促進地下經濟限貸令打趴的反而是沒門路的自住客。
 
(封面示意圖/好房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