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05:30

我國今年第一季訂單金額1494.7億美元,寫史上次高紀錄,圖為基隆港貨櫃正在裝卸。(歐新社)
關稅兩樣情 有客戶提前拉貨 也有客戶轉趨觀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三月及第一季外銷訂單統計,三月訂單金額五三○.四億美元,月增七.三%、年增十二.五%;第一季訂單金額一四九四.七億美元,寫史上次高,年增十二.一%。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雖然因關稅因素有部分廠商表示有客戶提前拉貨,但也有廠商反映客戶轉趨觀望、下單相對保守,第二季外銷訂單是否有搶單效應,仍待觀察。
黃于玲說,三月外銷訂單還是在於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與雲端產業需求熱絡帶動訂單成長,但傳統貨品因需求偏弱,加上部分產品受到海外同業低價搶市,客戶下單保守觀望。
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
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帶動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三月接單分別年增二十一.八%、十一.四%;光學器材因半導體產業用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訂單續增,加上面板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三月接單年增十.四%。
傳統貨品方面,因自動化設備及部分工具機訂單成長,機械三月接單年增二.三%;化學品、塑膠橡膠製品則因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加上客戶採購保守觀望,致接單減少,分別年減八.七%、六.一%,基本金屬則因鋼鐵市場需求仍弱,年減三.八%。
統計處預估,四月接單金額五○○億至五二○億美元,年增六.二%至十.四%。談及川普關稅變數,黃于玲說明,少數廠商反映客戶因關稅因素有提前拉貨,也有廠商產品未銷往美國、不受影響,另少數廠商反映客戶仍在觀望,下單也相對保守。
三月海外生產比四十五.五%,較去年減少一.二個百分點。談及未來是否因美國本土製造政策導致海外生產比升高,黃于玲認為,往美國遷移會是趨勢,這牽涉到全球供應鏈重組,也可能會有更多廠商遷往台灣,仍待關稅政策明朗穩定後再判斷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