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7-11 07:16

從清朝到民國,曾出現過四十三天的近代「南北朝」,南朝統一北朝--2

從清朝到民國,曾出現過四十三天的近代「南北朝」,南朝統一北朝--2
從法律上來看,袁世凱勸清帝退位這一事件,代表了這個「北朝」統治者認可了「南朝」的法統。清帝退位,無論誰任大總統,都是「南朝」從國體上統一了「北朝」。
袁世凱通告清帝退位的電報中說:「南京孫大總統、黎副總統、各部總長、參議院同鑒: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公認……現在統一組織,至重且繁,世凱極願南行,暢聆大教,共謀進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維持,軍旅如林須加部署,而東北人心未盡一致,稍有動搖,牽涉全國……」
最終孫中山同意辭職並由袁世凱「經臨時參議院選議」當選為臨時大總統,但有一個條件:「臨時政府地點,設於南京,為各省代表所議定,不能更改。辭職後,俟參議院舉定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大總統及國務各員,乃行解職。臨時政府約法,為參議院所制定, 新總統必須遵守頒布之一切法律章程。」也就是說,要以南京為首都,而袁世凱也必須至南京就任。
袁世凱又如何能同意,於是也冠冕堂皇地回了一套外交辭令:「北方危機隱伏,全國半數之生命財產,萬難恝置,並非因清帝委任也……若專為個人責任計,舍北而南,則實有無窮窒礙。北方軍民意見,尚多紛歧,隱患實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潛長,北京外交團,向以凱離此為慮,屢經言及。又舉外人,抵抗南京。奉、江兩省,時有動搖,外蒙各盟,迭來警告,內訌外患,遞引互牽。若因凱一去,變端立見,殊非愛國救世之素志……反覆思維,與其孫大總統辭職,不如世凱退居。」
意思已然很明顯:我不南下,南下即是誤國。讓我南下,我就退居,靜靜看著你當你的大總統去。讓步的又是孫中山,於是民國最終遷都北京。從法理上來看,民國取代清朝雖然快,但中間的確經歷了一個四十幾天的「南北朝」時期,而北京與南京的首都之爭,不是「定都」而是「遷都」。如果當時袁世凱不認可南京政府,南北議和變成南北戰爭,從法理來看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