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靓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3-04-18 05:43

桃園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啟用 低碳旅遊新地標

呂筱蟬/桃園報導
2023年4月18日 週二 上午4:10




桃園市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17日啟用,市長張善政(左一)走訪邀民眾來一趟低碳旅遊。(呂筱蟬攝)
桃園市許厝港溼地擁有豐富生態,市府新建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17日啟用,串連許厝港溼地與草漯沙丘地質公園,民眾不用繞遠路可直達濱海景點,同時飽覽潮間帶豐富藻類、貝類等自然生態,該橋梁也是座生態跨橋,為降低對水鳥干擾,遠離鳥類聚集的老街溪出海口灘地,成為低碳旅遊新地標。
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橋長200公尺、寬4公尺,配置2.5公尺寬雙向自行車通道及1.5公尺寬人行步道,為避免對河口造成影響,整座橋梁僅有3個落墩點,分別位於堤防後側及灘地,不破壞堤防及水下作業,減少水流衝擊,讓潮汐不受影響,且拱橋採用高強度抗硫混凝土,抗鹽分腐蝕,可降低未來維修成本。
市長張善政指出,市府未來規畫在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南岸設置「許厝港歷史人文廣場」,紀念許厝港開墾先民許鳳、郭光天的史事;位於許厝港北側的「許厝港溼地公園及生態廊道」目前正規畫設計,完工後能近距離體驗賞鳥及生態旅遊,提升觀音、大園地區的遊憩品質。
海岸管理處長江育德表示,過去喜愛騎自行車的民眾受限於老街溪出海口阻隔,要繞行台61線側車道才可到對岸,如今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啟用後,不但提升安全,未來也將串聯南岸的許厝港歷史人文廣場及北岸的許厝港溼地公園預定地,提升遊憩品質。
總經費9473萬元,橋身採薄型化及流線式設計,融合河灣、波浪、沙丘、水鳥等環境元素的線條,展現地方特色,並以「飛翔之翼」型塑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溼地意象,榮獲「2021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畫設計金質獎」殊榮,大橋兩側會裝設即時遠端監控,落實「以鳥為本、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