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28 07:59

王文華:活出100%自我

2010-02-28 工商時報 【蔡淑芬】
「Where Are You Go?」
知名作家王文華於全球人壽及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合辦的「第13屆 GYLA大專院校 冬季高峰論壇」中,以這句貼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布告欄智慧之語,向與會的2千多位大專院校學生分享如何選擇未來方向。
如何做出對自己好的選擇?王文華認為在大學時代應做到四件事:參加社團、培養自信、培養國際觀及獨立思考能力。王文華舉自己為例,大學時期參加辯論社、去演戲,學到許多東西,奠定未來選擇判斷的基礎。以辯論社來談,參與的過程中會讓他了解到每一個人的想法,培養社會上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溝通」。他認為參加社團讓他學到了自信、國際觀及獨立思考能力。
日前有一位大學生選擇到喜馬拉雅山進行國際服務,讓他學習到國際觀與不一樣的思考模式。王文華相當贊同這位學生的選擇。
王文華說,因為在台大辯論社而有機會報名參加英國國際辯論賽,成就他的第一次出國的機會。他記得當時辯論題目都是類似「經濟制裁有效嗎?」這在國內根本不可能的題目,這也讓王文華眼界大開。王文華引述一項調查,目前台大畢業生留學比例不到二成,商學院考證照比考托福熱門。台灣的托福成績已是亞洲國家中倒數第6,輸給了印尼、越南、烏茲別克等國家,顯示台灣學生在國際化程度上需要更積極。
另一個在大學時期一定要培養的能力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王文華說,當年他前往英國參加國際辯論賽時的對手是英國牛津大學,他們訓練的是思考能力,他們在高中會考題目是「什麼是公眾輿論承受的真理」、「是否一切問題都靠國家解決」,而台灣教育卻永遠想要找到正確答案。
不過,王文華也肯定台灣有許多大學生越來越會選擇自己想要的,例如有一位台大法律系高材生,畢業後選擇表演而不想當律師,他們都具獨立思考能力。在國際舞台上要與全球頂尖人物競爭,王文華建議找不一樣的路。他說,當年他申請到史丹佛時,為了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王文華以圖文並茂方式編輯了一本雜誌當成自己的簡歷,果然讓史丹佛評選老師印象深刻。
王文華建議,要成為國際上的人才,一定要發掘自己的特質,才可以活出100%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