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28 07:13
兩會行情搶賺 3主軸成最愛
2010-02-28 工商時報 【記者夏幼文/綜合報導】
3月初,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人大與政協會議,所謂的「兩會」的召開,中國股市開始關注所謂的「兩會行情」,根據歷史經驗,股市在兩會期間多半是漲多於跌,所以「兩會行情」成為股民引頸期待的第1季賺錢好時機。
根據通信資訊報的報導,對於基金經理人來說,研判兩會政策可能的動向,提前投資布局,尤其是加碼於區域經濟概念股、醫療改革的醫療類股、環保概念股等主軸。
歷史資料統計顯示過去19年來中國大陸的兩會期間,上證指數收盤上漲共有13次,占比達68.42%,即便在熊市時期,股市出現「兩會行情」收紅盤的機率也高達62.5%。
1995年至2009年這15年股市在兩會期間的表現,下跌的只有4年,上漲則有11年。中國大陸召開兩會期間,股市出現上漲的機率遠大於下跌的機率。不過,漲跌幅度平均都維持在2%左右。
兩會閉幕後,根據過去經驗,中國大陸股市才正式啟動漲勢,依照過去兩會結束後的3個月上證指數,除了2005年和2008年下跌之外全部上漲。從兩會後3個月的漲幅來看,平盤到漲幅達到5%期間的有4年,漲幅在10%以上的有9年。因此,從兩會召開期間到接下來的3個月都是中國大陸股市收紅盤的高峰期。
以基本面來看,兩會期間的前後都是重大政策出爐,任何一項政策都足以撼動市場漲跌。以目前來看,春節前中國人民銀行淨投放了大量資金以滿足農曆年需求,農曆過後的2-3月分月均有將近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期現金流。
市場預計2月CPI將由於春節月增因素進一步上升,可能達2.5%以上,第2季末則達到4.5%-5%,PPI也可能快速上升。兩會前後大環境的變化按照慣例對股市都是正面的。
以基金經理人投資布局角度來看,科德投資認為,兩會歷年均會成為春節後行情逐步開始預熱的中線熱點,包括農業、環保和醫療等概念都有望成為節後行情中資金的新寵。廣州萬隆認為,隨著兩會召開日期的臨近,兩會主要議題或是可能公布的政策都有機會成為主力資金挖掘賺錢的投資方向。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關注的「區域經濟振興類股」有望繼續成為扮演兩會行情的上漲的主流股,包括上海世博會及長三角規畫、廣州亞運會、海西經濟區、重慶與成渝經濟區及安徽及皖江城市帶值得投資者高度重視。
其次是已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醫藥、生物育種和資訊產業等低碳經濟類股值得重點追蹤。據了解,中國國家發改委正醞釀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畫」,該規畫將成為中國4兆投資規畫和10大產業振興規畫公布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振興經濟政策。
另外,具有併購重組題材的上市公司也將會是兩會期間,法人關注的焦點,因為中國大陸兩會歷年來召開的核心都不脫「調結構」、「穩增長」的宏觀政策,2010年將成為中國國營企業整合的關鍵年,盤面上隱藏的併購重組機會的相關個股都是基金經理人留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