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陳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2-18 10:59
各國央行大買時 黃金行情尾聲
更新日期:2009/12/18 04:11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分析師表示,由過去的經驗判斷,當各國央行等大客戶大舉購買黃金時,意味拋售黃金的時機已經到了。
印俄中加碼 20多年來首見
目前全球已開採的黃金中,各國央行約持有十八%,但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等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為廿多年來首見;金價已連漲九年,十二月初還創下歷史新高。
羅傑斯等不少重量級投資人認為,金價還有高點可期,而拜貴金屬上漲之賜,最大商品避險基金Clive Capital十一月的報酬率為五月以來最佳,就連美國億萬富豪、避險基金之王保羅森(John Paulson),也計畫斥資二.五億美元,在明年元旦推出一檔黃金基金,投資金礦公司和其他黃金衍生商品。
不過,馬里蘭大學企管系教授莫瑞希表示:「現在購買黃金為時已晚,人人皆知各國央行不善於投資,他們購買黃金,只是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和美元能否長期保值缺乏信心。」
紐約研究機構CPM集團預估,今年各國央行將購買四二九噸黃金,總值達一五五億美元,為一九八八年以來首度出現淨買入;當年因瑞士和英國等國央行拋售黃金,導致金價下跌十五%,經過十五年後才回到原來的價位。
而金價自二○○一年起回漲,今年十二月三日曾創下一二二六.五六美元的歷史新高。
今年金價走高,主要因為美元指數下跌五.四%。儘管在經濟動盪時期,黃金和美元被認為能夠保值,但因美國聯準會印鈔票救經濟,資產負債表規模增逾一倍至二.一九兆美元,顯示美元不再是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