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IC大缺貨,新車恐變貴。國內車商包括和泰車
(2207)、裕日車、福特均表示,車用IC缺貨,恐導致新車供給出問題。業界指,供需失衡狀況下,車輛議價空間緊縮,消費者要買車手腳要快,因下個月起新車恐「變貴」。
裕日車指出,本月底即可能出現車用IC斷料問題;福特則表示,現在每天盯車用IC供料狀況,滾動式更新產量配置。龍頭車廠和泰車表示,農曆年前勉強過關,但全球車廠供應都很緊,缺車情況難免。
雖然去年台灣車市銷量創下15年新高,但今年因車用IC大缺的影響,車廠對銷售並不樂觀。
全球車用IC供應料件短缺,車廠上半年產量將受壓抑,新車供應吃緊,車市恐較去年衰退。
台灣車市去年買氣強勁,去年年底訂單數甚至超過新車供應量,許多新車都遞延到元月開始交車,可以預期今年元月的車市表現,仍然持續熱絡。
不過,去年底,和泰車就加緊新車的生產腳步,但即使大力催促合作廠家,在手訂單仍有相當高的數量無法交車。
裕日車去年挾著KICKS與Sentra兩款熱銷車的強勢表現,穩居市場第二名,不過因為車用IC缺料的問題,最快本月底就會因為缺料而減產。
車商說,以往各家車廠都有銷售目標,為了達標或擴大市占率,從上到下都策略盡出,只求有銷售成績,因此,新車通常有議價空間。有些業務員為了衝銷量,不僅把銷售獎金折給消費者,甚至自己貼錢賣車,只求讓數字好看,看重的是車商年底發出的紅利。
但若缺車,消費者議價空間恐消失,最終只能「原價買車」,換言之,車子可能會變貴。
國產車廠就指出,根據以往的經驗顯示,愈是缺車的時候,消費者議價空間就愈少,新車供應有限難免得排隊等車,銷售員一定選擇議價少的客戶先交車,影響所及,車市恐有一波「漲價」效應。
特別的是,若新車短缺,車商不必折讓售價衝銷量,在成本固定的情況下,車商的獲利將大受推升,換言之,以前賣兩輛才有的利潤,現在可能賣一輛就有。業者指出,日本311海嘯以及東南亞水災造成汽車供應鏈斷鏈、新車嚴重短缺時,台灣車廠獲利反而更好,就是特殊的案例。
車廠指出,由於新車供不應求,有些車廠已縮減新車促銷折讓的額度,部分國產車縮減幅度已經達1萬元,換言之,新車「變相漲價」已經是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