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3-15 09:30

水利署河川疏濬 砂石供給量能擴增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近年來颱風數量和規模都比以往輕微,砂石自莫拉克風災後供給逐年下降。不過,在工程會指導並兼顧河床安全下,水利署正積極辦理河川疏濬,也陸續建設水庫排砂隧道,近三年砂石供給已由減轉增,滿足國內需求。
水利署砂石供給高峰在莫拉克颱風後的大量疏濬,後續回復正常,河川清疏量也隨之下降;雖然是「看天吃飯」,但水利署強調「人為管理」的重要性,近年已適當增加河川的匯流口等以往未曾疏濬的野溪,清理土石堆積,兼顧國內砂石供給需求及河床安全。
此外,水利署也積極建設水庫「排砂隧道」,與水庫機械清淤相輔相成,輔助水庫疏濬。其中,石門水庫電廠防淤隧道及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分別在2012年底完工及2017年底完工。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建設排砂隧道後,颱風期間若水庫集水區發生崩塌,使泥沙含量升高,排砂隧道可把洪水帶來的泥沙,順利集中處理,成為砂石供給,不須全部仰賴機具抽砂,節省工程成本,同時也能確保颱風天正常供水,一舉兩得。
王藝峰說,排砂隧道能有效輔助水庫疏濬,從數據上也能觀察到水庫清淤逐年增長的成效;目前白河水庫、南化水庫及石門水庫上游阿姆坪也正在興建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