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8-02-06 09:48

古訓:和氣迎人 大度看世界;靜氣養身 從容過生活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靜,思己過除雜念,放鬆身心。
以和氣迎人
《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和,是中華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人與人交往的金科玉律。以和氣迎人,萬事順利,與人交往時態度溫和柔順,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誤會、衝突、矛盾。
交往之道,只在一個「和」字上。心和則氣平,氣平則胸寬,胸寬則自謙,謙恭則處眾。正如《增廣賢文》所說,「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鄉黨和而爭訟息,夫婦和而家道興」。
《論語》中講「和為貴」「和而不同」,以和氣待人,就是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稜角和脾氣,和氣就是正視別人的個性,包容別人的脾氣和稜角。
「孔子借傘」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沒有雨傘,有人建議說:子夏有,跟子夏借。
孔子說:不可以,子夏這個人很吝嗇。如果我想他借傘,他不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給我,他自己肯定會心疼。
這就是以和氣迎人,不要逼別人做他不喜歡的事,不要讓別人難看。要以和氣包容別人。
用這樣和氣的眼光看人,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寬廣。如果我們以和氣待人,尊重別人的個性和脾氣,世上就沒有看不慣的人;如果我們以和氣做事、看事,就沒有看不慣的事。
以靜氣養身
一杯混濁的水,靜下來才會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
靜能克服人身上的煩躁、焦躁、急躁。只有人心靜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細細品味生活。而慢是靜的前提。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是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的一副對聯。他認為,只要我們常養心中的靜氣,在大事處理上就能遊刃有餘,
曾國藩年輕做事,難免有心煩氣躁之時。他的老師理學大家唐鑒先生送給他一個字——「靜」。從那時起,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獲益良多。
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作出決定,總要通過幾番靜思、反覆權衡之後,才拿出一個主意來。為讓氣氛更寧馨些,還往往點上一支香。每見到這種情況,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擾他。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整天慌裡慌張的人,難成大事,就是因為缺了「靜」和「安詳」的智慧。
不僅如此,靜坐還能讓人身心健康。是養生的好方法。朱熹自述:「中年以後,氣血精神能有幾何?不是記故事時節。熹以目昏,不敢著力讀書。閑中靜坐,收斂身心,頗覺有力。」
朱熹在中年之後,身體狀況不太好,容易疲勞,時常患病,特別是視力下降很厲害,他時常通過靜坐的方法收斂身心,甚至於勝過服藥的效果。
曾國藩一生非常推崇靜坐,他的修身12法就有靜坐一條,靜坐四刻,如鼎之鎮。靜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時間,靜坐一小時,用以體驗聖人所教誨的仁心,像寶鼎一樣鎮定而不可動搖。
這和現代的冥想養生如出一轍,靜坐以清除雜念,放鬆身心,亦可常思己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