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12-26 12:51
少子化衝擊太強 教部:加快砍名額、推動大學轉型
少子化衝擊太強 教部:加快砍名額、推動大學轉型
2016-12-26 聯合報
教育部統計,106年度新生人數僅23萬8000多,是102學年度到108學年度最少的一年。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坦言,這次人數確實還「砍太少」,遠遠不及減少的新生人數,明年教育部將會加快減招腳步。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分析,目前教育部透過各校減招或名額寄存方式,降低少子化衝擊,但問題卡在私校經營者不願退場,台灣高教問題現仍是無解。
陳良基表示,未來十年,每年都會減少1萬名大一新生,到而這兩年受到虎年海嘯影響,累計共要減少5萬人,106年和102年還有27萬名新生相比大幅減少,到109學年度則會因千禧龍年影響,將再驟減跌破20萬人。
「這波減招名額人數,確實遠遠不及少子化的速度」,陳良基坦言,這次先讓大學「慢慢調整」,先從總額來做調配,但明年開始教育部將會和國發會共同討論,針對未來國家需要的人來做系所調控,預告教育部會加快大學減招的腳步。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表示,教部現要求各校進行系所調整及轉型,依照業界需求盤點科系,或將生源擴大、不要只聚焦高中職畢業生,幫學校「找生路」。但學生人數愈來愈少,學校都需要轉型,學校生源不能再只聚焦於高中職畢業生,可以朝社會需求擴大,例如有學校鄰近軍營,軍中有在職進修需求,學校可以到軍中去開設專班,教育部則可以配合修改相關要點,讓校外開班不只侷限二技,也可以四技形式開班。
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則認為,教育部評估招生名額的政策工具是註冊率,很多學校為了註冊率「好看」,招不到那麼多學生乾脆寄存起來,註冊率能因此拉高。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學校說好聽是「寄存」,實際上很多是因為「錄取率太高」,或是招生人數遠比報名人數還多,為了避免「數字太難看」,所以才先把名額寄放。而私校報到率太低,這十年來,會了迎合市場需求改名或設立新科系,結果效果不好,最後還是面臨整併或是關門的命運,有的數字常令人觸目驚心,如一個系要60個,結果只來10個,為了節省營運成本,就只能整併。
秦夢群指出,問題仍卡在私校經營者不願退場,台灣高教問題現仍是無解,建議教育部應該輔導學校轉型,如私校可轉型為「專業學院」,以在職生為主要招生對象,同時也要提供退場誘因,另學生在選校時,不能「有學校念就好」,也應找尋經營穩定且可習得一技之長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