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5-02 07:59
北市公宅採混居 提高弱勢入住至30%
2016-05-02 〔記者何世昌、游蓓茹/台北報導〕
弱勢入住排序 6月出爐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孫一信日前率公民團體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並針對公宅議題交換意見。對此,社會局長許立民昨表示,府內已有共識,公宅採用混居,弱勢保障比例自十%提升為卅%,保障老、少、障、貧等族群的居住權,但排序方式待議,預計六月出爐。
孫一信日前率社團法人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拜會市長柯文哲,並針對公宅議題,提出六項意見:弱勢保障比例調成卅%、弱勢租屋補助改由都發局編列、公宅不得設年齡限制、須納入弱勢排序機制、納入團體居住方案(如:身心障礙者可組成團體共同生活)、公宅低樓層做為社福空間。
對此,許立民昨回應,多數建議北市府早已落實。市府去年凝聚共識,公宅採「混居」,而低樓層也將規劃為老人安養及托嬰幼等社福據點。
許立民也說,去年府內也凝聚共識,弱勢保障比例自十%調高成卅%,其定義比照《住宅法》規範,除了常見的低收入戶、育有三名以上未成年子女、身心障礙者、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原住民等五類,另也包含特殊境遇家庭、未滿廿五歲,因安置於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結束安置無法返家者、家庭暴力或性侵受害者、感染HIV或罹患愛滋病者、災民、街友等六類。但排序仍有待「公民審議」決定。
許立民說,以四年兩萬戶來計,預計多達六千戶弱勢家庭可受惠。不過,外界憂心弱勢保障提高,公宅恐產生鄰避效應?都發局長林洲民則說,巴黎、阿姆斯特丹的公宅都已達三成,其中巴黎僅規定弱勢保障比例須達廿五%,但很多實施者主動提升到卅%,強調這是世界趨勢,他認為執行上「不應該有困難」。